第360期 | 每日快讯 请查收!

时事   2025-01-27 17:32   湖北  

每日快讯



2025年第19期(总 第360期)




科技创新政策

《广东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绩效评价实施细则(试)》出台。《实施细则》共4章16条,包括总则、绩效评价对象与评价内容、绩效评价程序与评价结果、奖励对象与奖惩措施。《实施细则》对评价对象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单位按高校、科研院所、省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进行分类排名,并根据拥有大仪规模进行分级奖励;针对大仪闲置和重复购置情况,明确评价重点是机时数不足国家年平均有效工作机时85%的空闲大仪使用情况。

(来源:广东省科技厅网站)


《重庆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重庆将打造面向四大科创高地的概念验证中心:数智科技,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开展样机试制、算力服务等验证;生命健康,面向生物医药、精准医疗等领域,开展设计与制备、体内外评价等验证;材料,面向高端装备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开展制备技术、小批量试制等验证;绿色低碳,面向绿色制造、再生资源利用等领域,开展模拟仿真、能效测试等验证。重庆计划三年内建设10家概念验证中心、100个中试平台。

(来源:重庆市经信委网站)



特色亮点工作


政银合作,全周期赋能北京科创企业。北京市科委与北京银行开展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园区服务、金融科技应用、专营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北京银行发布了科技金融线上化产品“科创e贷”,聚焦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中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大、核心技术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初创期及成长期企业,授信金额最高500万元,授信期限最长3年,且实现了线上申请、模型审批。

(来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网站)


上海工业母机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联盟成立。联盟由上海拓璞数控联合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莘庄工业区等9家单位共同组建,致力搭建工业母机正向技术研发及中试验证平台,共同打造工业母机成套系统交付中心。作为联盟的首个项目,上海拓璞公司与星际荣耀携手合作,功下线了首个直径4.2米、长度18米的大直径搅拌摩擦焊贮箱,为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贮箱的生产工艺提供了最优方案,展现了“工业母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


以脑机海河实验室为平台,天津大学与新兴际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以医工结合领域为主体,以脑机接口、人机交互为重点,以传感检测、先进材料、可穿戴设备等为抓手,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新一代人工耳蜗设备、先进声音信号处理技术、智能眼镜等视听觉领域的应用,共建脑机智能听觉中心,合作攻关核心技术、核心器件及系统装备,并在人才培养与交流、学生实习与就业等方面,构筑长期稳定的紧密合作关系。

(来源:天津市科技局网站)


6项四川大科学装置成果发布。分别为:“拉索”确认首个超级宇宙线源;有着新一代“人造太阳”之称的中国环流系列装置,实现1.5兆安等离子体电流运行;在四川的锦屏地下实验室,PandaX实验太阳硼-8中微子研究取得突破;依托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肿瘤mRNA疫苗研发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依托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研制低空空域目标大视场检测定位系统;依托红外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研制高分辨率高能工业CT。这些成果既包括前沿基础研究,又涵盖实际应用研究,涉及天文学、天体物理和粒子物理、可控核聚变、生物医药等领域。

(来源:四川日报)


青岛与合肥签署科技合作框架协议,提升两地创新合作水平。《合作协议》旨在充分发挥两地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双方将依托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科大硅谷、青岛市科创主体创新发展“一件事”信息化平台、合肥市“科创大脑”、科技大市场等各类创新平台,在链接科创资源、重点产业合作、技术联合攻关、成果双向转化、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创新合作机制等方面,加速资源共享、深化交流合作,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赋能产业发展。

(来源:青岛市科技局网站)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新建两个液体火箭发射工位。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项目位于海南文昌,总用地面积2000余亩,将主要建设发射区、技术区和测控站。其中,技术区将建设商业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火箭总装测试厂房等设施;发射区将建设三号、四号液体火箭发射工位,并配套建设推进剂加注系统、供气系统等。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商业航天发射场,一期工程仅用878天全面建成,填补了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空白。

(来源:新华社)


江苏省泰州市打造覆盖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体系。2024年泰州市“苏科贷”放款385笔、18.99亿元,为泰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一是设立“基金+成果”赋能模式,让早期科技企业成长更有温度。二是形成“信贷+积分”赋能体系,让成长期科技企业融资更具速度。三是探索“保险+研发”赋能保障,让成熟期科技企业创新更添底气。

(来源:江苏省科技厅网站)


来源 |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

出品 |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


【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留言或致电027-82842276】



武汉科技创新
​“武汉科技创新”是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官方公众号,将及时发布推介武汉市科技创新工作各类相关政策、工作动态、科技资源和服务咨询,让社会公众关注武汉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进步,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传播科学思想、弘扬创新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