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话说“意境” || 宁古塔作家网

文摘   2024-12-18 05:59   黑龙江  

话说“意境”
作者 / 赵明

上乘的作品,才能达到“有意境”的境界,不管是写作也好,朗诵也罢,摄影也罢,好的精品,懂行的人一掂量,就能看出货色是不是出众。而这里的评判,除了要以小见大,手法创新,脱颖而出,风格独特,入木三分以外,它是否能够产生出一种凡人达不到的“意境”,应该是一个众望所归的重要衡量标准。而“意境”之所以这样受人吸引,会散发出阵阵醇香的味道,是因为它使作品产生了美感,充盈着仙气,有了撼人心魄的力量,是作品的精神和灵魂。
最早创作作品的时候,精美文字的堆砌,都是一个免不了的过程。最早朗诵的时候,能够模仿名播音员的腔调,也是刚开始上路的年轻人,非常得意的一个阶段。只要画面漂亮,就认为自己拍到了好东西,这也是我们刚端起相机时的粗浅认识。这时候的年轻人,会觉得创作作品,并没有什么太高深的学问,只要脑子聪明,经常实践,就会一个作品会比一个作品好的。但是正当他们沉溺于兴奋之中的时候,却慢慢感到,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并没有什么大的长进。这种苦恼相当折腾人,一般会对人们有多年甚至十多年的困扰,让从业者始终冲破不了,眼前的那张薄薄的神秘“窗户纸”。如果幸运的话,有些人会在大师的指点下,就能“破茧化蝶”,飞出自己的精彩。也有人始终不悟,慢慢的被社会所淘汰。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是全国农村节目办的非常出色的一个省台,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领导,都对他们的节目大加赞赏。当年28岁的我,也在苦闷中想有一次写作上的突破和飞跃。1985年春天,我和另一位同事去河南台取经10天时间,在大师的点拨下,终于明白了那张“窗户纸”到底是怎样“戳破”的。河南台的农村节目组的组长老王说:自己写的广播通讯作品“分家”,在全国获得了大奖。人们问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乡土气息的语言和生动的描述呢?老王的回答是:我小时候喜欢看“三言二拍”,那里面有很多来自生活中的语言和典型人物的刻画。这对自己的写作一直是有帮助的。另外让人不能忘记的“重要细节”非常关键,一篇东西少于三个能打动人的典型细节,它基本上是不成功的。还有,写作的最高手法是什么?是天花乱坠的词藻吗?不是,是引人入胜的情节吗?也不完全是。最见功力和最有效的写作手法,应该是“白描”。“白描”看似简单,但寥寥几笔,你能把它的灵魂展示出来,那才算是真正的“杀手锏”出现了。最后,就是要讲求“意境”,看作品能不能达到一定的意境。能达到这个意境的人,你就成功了。相反达不到一定的意境者,通常都会落下马来。在河南台学习期间,还有两位高人,也给我们传授了他们写作的心得和经验。他们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事物的原型,在写作上都作了自己的取舍和提炼。那次去河南台学习,对我的认识水平来讲,真的是受益终身啊!

搞播音的人,对中央台的著名播音员方明、夏青、雅坤和虹云都是相当熟悉的。说起来很怪,很多人都在模仿他们的语调在播音,但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达到这些“大家”的水平。相反真正懂得播音的人,都可以听得出来,中央台比较有名气的播音员,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独特嗓音和表达方式的。那我们怎样也做到有自己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呢?这就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从根子上学习他们共有的东西,那就是基础的语音训练了。可能很多人不懂,为什么现在中央台的播音员,和三十年以前的播音员相比,他们的基础好像是不大一样的呢?的确,有年岁的人,可能都听过中央台最早的记录新闻广播,这种广播对于每个播音员的锻炼,是起了相当关键作用的。它等于是从最原始的发声开始,训练你的吐字发音,让你的每一个字都像“珍珠”一样,必须颗粒饱满,能“立”在桌面上的。还有“气声”和“虚声”的苦练,这些也是现在的播音员所不具备的硬功夫。有了这些还不行,还要深刻的理解吃透原文,把高低、起伏、快慢和虚实,都设计在你要表达的作品里,这样再加上你的独特表现力,精品的朗诵就会产生出一定的“意境”来了。好的朗诵作品,回肠荡气,你能从中听到大气磅礴和情意绵绵,还会领略无限的感叹和思念。而这种“意境”不是凭空出现的,是朗诵者的基本功,再加以朗诵者的学识气质所描画出来的。很多人说,好的朗诵作品,它有画面感,有气韵,有神奇的感召力,也有深沉的思考和有趣的场面,这些全是“意境”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

“意境”在写作和播音上来说,它的体现还是间接的,而我们通过照片来直观感受“意境”的话,应该说影像作品是最直接刺激我们的感官的。好的“意境”,不光有景有情,有明有暗,还应该有一定的美感和气韵。画面的吸引力要非常突出,还要有自然的动感和光色。除了主体外,不能没有衬体,有了重重的实体,还要留有一定的空白。没有留白的作品,就没有灵气和想像力,所以往往会成为废品。好的“意境”对角度十分挑剔,因为常用的角度没有新意,而且对眼球的刺激并不强烈。好的“意境”应该“自己能够说话”,让人清楚明白,作者想要告诉你的一切。好的“意境”一定要突出“简洁”的原则,不该有的东西,一定不会让它出现,而在画面上存在的“多余”的东西,一定是十分有用的东西才行。中国的摄影中,有很多像国画写意的摄影手法,那才是吃透了艺术精髓,展现了国宝灵魂的“大家”之作。“意境”是让人来体会的,所以要给观者以思考和想象的余地,这样摄影者就会有意掩藏一些似乎看不见的东西在里头。当你品味出其中的深刻含意后,才会被摄影者的独具匠心所折服。
“意境”通常在现实中是极少存在的,它是一种理想的顶极状态,也是人们最想实现的一种生活场景。但艺术就是这样,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心灵的洗涤,让“意境”来升华我们的精神境界。越是难得到的东西,越是珍贵并成为人们追求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也是一种非物质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很多人这些年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极其狂热,甚至到了一夜暴富的“新土豪”境界,看着他们挥金如土,花天酒地,但又精神空虚,无所寄托的样子,又让人感到他们是如此的可怜。他们中有相当一批人最后被“黄赌毒”所吸引,永远走上了不归路。

物质和精神从来就是相互依托,要平衡发展的,当其中一个畸形发展,变成了怪物,失去了根本平衡的时候,那可怕的恶梦就将产生了。如果我们在财富上不是那样贪婪,而精神上又有所寄托,任何时候都不失“青云之志”,始终有着“诗与远方”的向往,这样一来,我们是不是可以摆脱宿命,活得潇洒又体面些呢?人是万物之灵,是不可以随意堕落的,而防止堕落的唯一底线,是要有自己的高尚操守和“意境”追求。
有财富的人,我们顶多只会“羡慕”他。但对于有道德追求和气质不凡的人来说,他们都是到达了一定“境界”的人,因此我们才会深深的“尊敬”他。“羡慕”和“尊敬”,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区别就在于人的“境界”是不同的,而“境界”的不同。在于他们所欣赏的“意境”不同。我们的国家,目前并不缺少亿万富翁,但真正的精神高地的先哲和圣雄,眼下却是不多的。在填饱肚子之后,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什么?是继续向大自然进行压榨和索取?还是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们的“境界”高不高,达到没有应有的“意境”。如果没有,就应该好好补课,把精神方面的坍塌,好好修复支撑起来了。人没有财富只是穷了一点,人如果没有了精神支撑,就会是待宰的羔羊,迟早会亡国的。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就物质的东西来讲,它现在还留存些什么吗?顶多是一些几百年的的土木结构的建筑而已,北京的故宫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但其他的一切辉煌,全都已经灰飞烟灭了。也就是说,物质的财富,它的生命是很有限的,也是很难延续的。但是,只要我们有眼睛能看到,有耳朵能听到的话,那远古的神话,汉唐的诗书,元明清的故事,不是时时仍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吗?
尽管有些人已经学习了洋文,而读不懂了古文,尽管很多人背不出了“三字经”的内容,但研究过中国史的人都清楚,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被摧毁,中国之所以能凤凰涅槃,再次走上复兴之路,是因为在我们的基因里,有着与众不同的“境界”。看,是长城和黄河,带给了我们不朽的诗篇。听,是长江和昆仑,让我们的文化中,带有着血性的抗争精神,而十四亿强起来的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就是在2020年的特殊年份里,也时刻没有忘记,用劳动和创造的双手,去描画自己神往的“意境”。



作者简介:
赵明:一个退休的老新闻工作者。1977年年底考进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主持人、记者和编辑。30岁时,获全国优秀广播节目一等奖和全国好新闻二等奖。1992年起从事电视事业。在新疆电视台拍过很多纪录片,作品多次获全疆优秀电视节目大奖。39岁时破格评为主任记者职称。2000年在深圳拍摄20集纪录片“外国人在深圳”来深圳电视台工作。所拍20集纪录片“道德的力量”,在中央台播出获奖。2017年在深圳电视台退休。现居住在深圳市龙岗区。本人爱好广泛,除了朗诵外,摄影水平也不错,另外多年的新闻生涯,也练就了很好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赵明有声文集



欢迎关注《宁古塔作家网》

顾   问:田永元、胡安文、耕 夫、许君、高万红
主编团队成员 :马志刚、阿 亮、西 子、可 儿、金美丽、金  波
总编 :金  波
摄影师 :金美丽
《宁古塔作家》和《宁古塔作家网》是国内线上有广泛影响的文学平台,长期征稿,推荐优秀作家、诗人!
1、投稿信箱Jinbo1974@163.com(金波总编)或发在金波的微信里。
总编金波微信号:b13945316144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请在邮件或文稿主题处注明“独家授权宁古塔作家网开通原创”(不同意者,请勿投稿)。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2、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以上文字为本文作者原创授权刊发。插图来自网络,版权为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
主编金波在这里期待您的佳作!



宁古塔作家网
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推广。展示当代作家诗人的风采。主编金波:期待你的佳作。邮箱:jinbo1974@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