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越秀区盘福路和解放北路交界处、盘福大厦楼顶,有一方隐秘的空中庭院——春睡画院。若不是从高空中观察,或许很难发现它的身影。作为岭南画派的重要发源地和出发地,这里走出了一批艺术大师。
春睡画院航拍
只见展厅前的广场上,高剑父自书“剑父”石和“其命维新”高剑父半身雕像迎接着每一位来访者,透露出此地与这位岭南画派大师的渊源。
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介绍,如今高剑父纪念馆展厅和相邻盘福大厦的范围,便是春睡画院旧址所在地,而复原的春睡画院,则移建到了大厦楼顶,观众乘坐电梯上到15楼即可一睹其风采。
春睡画院百年之际,高剑父纪念馆聘请了一批优秀岭南画家为春睡画院履新首批院聘画家,为百年“春睡”注入了新的活力。
画院庭院
1920年后,辛亥革命元老高剑父决意淡出政坛、潜心绘画,旨在于艺术领域发起“革命”,提出“艺术救国”和“向世界艺术迎头赶上”的主张和口号。
1923年,高剑父在广州创办“春睡画院”,以此为大本营培养“艺术革命”的新生力量。盘福路朱紫街87号原是一座依山而筑、三幢并排的古老大屋,高剑父购得此处房产后,春睡画院便在这里收徒讲学。
1933年画院全盛时,春睡画院学者达120多人,培养了关山月、黎雄才、方人定、司徒奇等一大批艺术大师,他们不但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而且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被后世称为“岭南画派”。春睡画院因而成为岭南画派的重要发源地和出发地。
高剑父在春睡画院 岭南画派纪念馆供图
1938年广州沦陷后,春睡画院也遭受战火摧残。高剑父避居澳门,并在澳门重开春睡画院,继续主持春睡画院的教学工作,开展美术活动。抗战胜利后,高剑父回到广州,在春睡画院原址创办“南中美术院”,1947年他又出任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之职。
1989年,高剑父家属将春睡画院旧址房产无偿捐献给广州市人民政府,并把一批书画捐赠给广州市文化局。
1993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拨专款修葺春睡画院旧址,将旧址拆建复原建成高剑父纪念馆。
1994年,广州市政府对该馆进行重建,采取了当时最新的文物复建形式,在旧址上建起了盘福大厦,首层为高剑父纪念馆展厅,而原地面的春睡画院建筑则被巧妙地移至盘福大厦楼顶。
2004年8月,文化艺术界名家齐聚盘福大厦,共同见证高剑父纪念馆新馆落成开馆、春睡画院移建完工。
据了解,当年的移建工程最大限度地使用了原有的材料,门梁、屏门、瓦当、瓦以及斗拱等都是原件,房间的格局也没有改动。移建后的春睡画院包括门厅、大厅的三间房和两间侧房,复原了高剑父的画室、居室以及教务室,总面积逾310平方米。“现在的建筑格局基本保留了移建前春睡画院中心院落的面貌。”李琰表示。
走进盘福大厦,乘电梯来到15楼,向左转个弯,便能看到一处传统的岭南庭院,这就是移建后的春睡画院旧址。
古朴的建筑中,处处可见岭南画学后人对前贤的致敬。朱木大门前,抬头便看到岭南画派第二代画家黎雄才题写的“春睡画院”牌匾,门内侧则是高剑父纪念馆学术馆长许沛波题写的“丹心独抱”,展现了高剑父的家国情怀。
画院大门,岭南画派第二代画家黎雄才题写的“春睡画院”牌匾
进入门廊,迎面是中国传统的圆形花格栅拱门,拱门上方,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金章题写的“旷代天风”,意喻高剑父高风亮节的人格;另一面,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振国所题写的“踔绝岭南”,与回廊墙上挂着的高剑父写生作品相互呼应。
穿过庭院,迎面是著名雕塑家潘鹤创作的汉白玉石高剑父胸像,重现高剑父招牌式的圆眼镜、闪烁智慧之光的星目、紧抿的嘴角,友好地迎接着参观者。
雕像背后是正屋,门楣高悬着岭南画派第二代画家关山月题写的“高剑父纪念馆”匾额。推开旧式的朱木侧翻门,中堂为“春睡讲堂”,正中悬挂岭南画派三位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的画像,三人被称为“岭南三杰”;两侧墙上则挂着岭南画派第二代名家的画像。
画院正屋中堂为“春睡讲堂”,正中悬挂岭南画派三位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的画像
高剑父曾收留并资助过许多贫困学生,关山月便是其中之一。
“我父亲学画就是从春睡画院开始的。”再次来到春睡画院旧址,关山月的女儿关怡非常激动。
1935年,喜爱美术的关山月慕名前往高剑父任教的国立中山大学美术班“蹭夜课”,不料课上临摹的画作被高剑父看中,得到了进入春睡画院学习的机会。“但父亲跟高老师说自己没钱,交不起学费,没想到高老师便免了他的学费和伙食费。父亲就这样成为了高老师的学生,1936年、1937年间住在这里学习画画。”关怡回忆说,“在高剑父老师的教导下,父亲走万里路、注重写生,深入人民生活、深入社会。”
“春睡画院百年培养了很多美术人才。”关怡说,关山月在世时经常把高剑父教的东西讲给自己的学生听,并把学生带来春睡画院参观;而父亲的学生当老师后,也会带他们的学生参观春睡画院以及关山月故居。“这也是一种传承。”关怡说。
今天,登上楼顶站在这座空中庭院前远眺,镇海楼守望着绿意葱茏的越秀山,让人感觉静谧而又庄严。
排版:卢晓媚
编辑:李昕
责编:谭莎
编审: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