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开启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扭转了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在地球上留下了壮丽的红色飘带。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遵义融媒传媒集团陆续推出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专题采访报道《长征路上向“新”行》,记者循着红色足迹,倾听历史回响,探寻长征沿线革命老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实践,汇聚起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今天,记者带你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奋勇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信仰,让我们执着坚守。
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
90载,光阴似箭,时光飞逝。壮烈的湘江战役,战火已熄、硝烟已散,但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却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90年后,英雄不朽,山河永念,丰碑永存。惟有传承先烈风骨,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惟有铭记先烈遗志,才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90年后的今天,我们来到位于广西桂林东北部的灌阳县,在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重温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前进力量。
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青山巍巍,细雨如丝,矗立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前,我们献上鲜花、默哀致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向他们致以最崇高敬意。
“灌阳县是红军长征由湘入桂的第一个县,也是最先打响湘江战役之地,特别是新圩阻击战,是湘江战役最惨烈的一次阻击战。红五师以两个团又一个营的兵力,阻击着桂军7个团的攻击,以死伤过半的代价,保证了红军顺利渡江。”灌阳县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范海云告诉记者,90年前,红军三次经过灌阳县,有6000多名红军烈士在这里牺牲。但在红军烈士英名录上,有名字的烈士只有2831名,更多牺牲的烈士都是无名英雄。
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
红五师在完成新圩阻击战阻击任务后撤离时,来不及将安置在新圩镇和睦村下立湾祠堂临时战地救护所的100多名红军伤病员进行转移,被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民团发现后,用棕绳加上石头捆绑,残忍地丢进深不见底的酒海井里,全部壮烈牺牲。
酒海井遗址
为了慰藉红军英魂,2017年8月,灌阳县启动酒海井烈士遗骸勘察打捞工作,将他们的遗骸安葬在纪念园的红军帽墓冢之内,供世人瞻仰凭吊。
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讲解员张晓霞告诉记者,经过43天的打捞、清理、鉴定,确定遗骸年龄在15—25岁之间,全部为男性,遗骸的数量、年龄、死亡方式都与当年遇害红军资料相符,可以确认是1934年被国民党投进井里惨遭杀害的红军烈士遗骸。
红军烈士遗骸打捞现场
在打捞挖掘遗骸的过程中,发现烈士遗骸已不完整。当地政府还在灌阳全境搜索红军遗骸,并把散落、散葬的红军遗骸归葬在酒海井红军纪念园,烈士英灵终得安息。
酒海井中清理出敌人捆绑红军战士的棕绳
“烈士遗骸收敛保护工作意义重大,每一具烈士遗骸都承载着一段壮烈的历史。酒海井烈士纪念碑不仅代表着当年被国民党和反动民团残忍杀害投井的100多名红军烈士,也代表着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所有红军的英魂。”范海云说道。
历史烟云已是过往,今朝发展日新月异。
灌阳水稻丰收
灌阳是英雄战斗过的地方,这里红色资源历久弥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断激励着当地人民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如今,在红色精神引领下,大家苦干实干、奋勇前进,让红色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特色产业富民行动,到水果电商、微商和直播带货迅速发展;从巩固提升现代特色农业,到超级稻种植单产连创新高;从工业转型发展稳步向好,到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走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红色引擎”正为灌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灌阳雪梨丰收
近年来,灌阳县依托良好自然生态和资源优势,继续打好绿色生态牌,紧密结合红色旅游,大力发展桃李梨、超级稻和油茶种植等特色农业,着力推动“黑白根”大理石、石英砂硅基新材料、合金新材料3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兴建总投资80亿元、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灌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重点打造灌阳县“户外体育+旅游”全域旅游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支撑强、城乡融合优、改革动力足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灌阳石材加工厂生产车间
更多内容请关注遵义晚报视频号
▼▼▼
审核:张小东 冷泽学
记者:李培松 聂勋 谢捷 闫秋雷 杨云飞
责编 :胡笳
编辑 :杨露
更多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