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阜新日报
— 向人民报告 —
信息采集全覆盖精准高效助实战
自去年4月1日起,全市公安机关按照省公安厅部署要求,全面开启“扫楼行动”,旨在深入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主防警务建设,全面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构建紧密牢固的警民关系,为我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行动中,各县区局(分局)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推动全市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阜新县公安局利用辅警轮训时机,推行战训合一模式,安排辅警跟随派出所民、辅警深入开展入户信息采集工作,及时补充基层警力,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工作过程中,民、辅警主动向居民发放警民联系卡以及反诈宣传单,在收集信息的同时,切实增强了警民之间的熟悉度与信任度,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彰武县公安局注重可视化指导,制作纸质装户图、采集单元平面图以及内容翔实的入户宣传单,大大提高了入户采集工作的精准性与高效性。针对部分派出所辖区体量较大的实际情况,该局采取错时工作机制,将每日工作延至20时30分,提高了信息采集成功率。城北派出所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新的警务运行模式,以适应“扫楼行动”的需求;东六家子派出所以中心派出所警务改革试点为契机,联合多方力量,共同推进信息采集工作。
海州公安分局创新推出“七进”工作举措,并制订下发“七进”工作手册,为社区民警的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与规范。矿工街派出所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制作多功能入户采集簿册及电子装户图,全方位掌握辖区人、地、事、物的详细情况,实现信息采集的精细化与全面化。
太平公安分局立足辖区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米字型”入户计划,实现多项工作的协同推进与有机融合。红树派出所发动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到“扫楼行动”中来,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工作格局;建设派出所充分发挥综合指挥室“中枢大脑”的作用,为“扫楼行动”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指挥保障。
新邱公安分局提前谋划组织,建立了“一通、双检、三勤、四晒”工作机制,推动“扫楼行动”有序有效开展。每天从机关、各警种部门抽调15名辅警参与入户走访工作,充实基层工作力量,为信息采集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
清河门公安分局采取“三天一晾晒、每周一通报”的方式,强化督导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统一制发民警预约单、“扫楼”工作簿册,为基层单位解决了后顾之忧,为信息采集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艾友派出所主动深入辖区治安最为复杂的地区,结合改善当地治安状况,深入开展基础信息采集,为维护辖区治安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发区公安分局实行班子成员包保到采集单元的模式,建立班子成员、机关、警种部门38名民警与社区民警“结对子”的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社区警务工作格局。组织社区(村)设立信息采集员,构建社区民警、网格员、楼长“三位一体”的高效工作模式。针对居民早出晚归、难以见面的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方法,通过张贴走访预约单等灵活方式,解决“人难找”问题。
全方位的“扫楼行动”有效推进了信息采集工作,使我市公安系统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更加充实准确,在实战中,成效已经显现。期间,上海警方查找阜新籍犯罪嫌疑人,我市公安机关通过“扫楼行动”采集的信息,迅速确定其居住地,协助上海警方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清河门公安分局也凭借扎实的信息采集和入户走访工作,成功抓获多名逃犯,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
办证服务暖人心便捷高效解民忧
随着“扫楼行动”的进一步推进,全市公安机关在办证服务领域也实现了重大突破。居民身份证申领业务全面实现“跨省通办”,这一举措彻底解决了群众因地域限制导致的“多跑路”“折返跑”问题。为了确保“跨省通办”工作顺利开展,市公安局组织开展多期业务培训班,让窗口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和信息采集录入设备操作技能,提升工作质效。同时,积极开展系统测试工作,打通业务链条和数据共享堵点,健全完善“跨省通办”沟通联络机制,安排专人盯办跨省业务,确保业务协同高效办理。
在服务过程中,全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仅为群众提供高效的办证服务,还主动为行动不便群众上门办证送证,目前已累计提供上门服务200余件次,实现了从“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的转变。同时,建立监督保障机制,每天安排专人受理群众关于居民身份证办理的咨询、求助,当日受理当日解决。期间,社区警务支队了解到市第一中学初三考生有办证需求后,主动联系属地分局,利用学生课间及午休时间携带设备进校园办证,并在证件制作后送证上门,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此外,身份证窗口常态化开展午休、双休日、节假日期间错时、延时、预约服务,真正做到“365 日全无休,便民利民我在岗”。今年“十一”期间,彰武县公安局身份证办理窗口为一位丢失身份证且急需补办领取养老金的老人开通绿色通道,即时受理、即时上传信息、即时制证,解决了老人的实际难题。
矛盾化解多元化和谐稳定筑根基
在“扫楼行动”背景下,全市派出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构建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体系。太平公安分局建设派出所作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以党建带队建,通过开展读经典书目、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撰写心得体会、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深入推进“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教育引导民、辅警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初心使命,熔铸忠诚警魂,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建设派出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开展“大走访”活动,组织民警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访民情、抓宣教、解难题,织密辖区管理大网格,实现入户率、场所管控率、重点人员管控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四个100%。实施社区“五步工作法”,即民警每日进一次社区,全面了解社区工作动态,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查看两个行业场所,了解、掌握、检查行业场所从业人员、经营状况、消防安全等;与3名重点人员见面,切实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现状、困难诉求等;走访4户辖区居民,详细了解家庭自然情况、工作生活状况等,通过谈心谈话、交流思想等方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建立接待室、调解室,采取“庭所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等举措,会同街道、社区和司法等部门,通过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多元化解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做到不上交、不激化,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辖区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