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民情风俗|市声

汽车   2024-12-27 18:09   山西  
      市声就是市场上叫卖吆喝的喊声以及为吸引买主而借助器物发出的响声。因之可区分为人声和器物声两种类型。器物声是代替人吆喝的,也可称为“代声”。





      市声主要流行于游街串巷的行商和集市摊棚之中,尤以小本经营的货郎和摊贩为甚。他们遍布城乡,或肩挑推车,沿街叫卖;或就地摆摊吆喝声声。孝义民间的市声十分丰富,其中的人声以“卖啥吆喝啥”为主。吆喝者扯开嗓门大喊,使路人闻声驻足,促使成交率的提高。






     卖菜蔬瓜果的小贩根据季节不同,喊出不同的蔬菜瓜果名称,如:“哎--黄瓜茄子,西葫芦豆角角”,“磨盘柿子来--”,“龙眼葡萄咧--”,“沙地脆瓜来--”等等。叫卖者有时还把价格喊出来,如“新鲜的桃儿来,五毛一斤便宜咧--”。
      许多服务性行业如收烂货、换酒瓶、收破布、修雨伞、磨剪戗刀、箍漏锅等等都有各的吆喝声,老百姓一听便知是干什么的来了。
不同的商贩有不同的代声器物。流传较广、出现较早的是卖妇女用品的货郎用的“拨浪鼓”,一尺左右长的木棍上固定一面小鼓,两耳用线绳系一对鼓锤,甩动时鼓锤左右击鼓发出“拨浪拨浪”声,在深宅大院的人家也能听见。因买者多为女性,故“拨浪鼓”又称为“唤姑娘”,并有“唤姣”、“惊闺”等雅称。拨浪鼓在山西流传历史久远,并有多种样式。孝义一带旧时有一种大小两面鼓串在一根木棍上的拨浪鼓,因其发声沉闷,人们称其为“拨浪鼓”,以区别单鼓的“拨浪鼓”。还有一种由一面小鼓上加一面小铜锣制成的“拨浪鼓”,其声响更加清脆。




      孝义城镇过去有许多游动的剃头师傅,一手拿铁叉,一手用一根铁棍用力从叉间滑出,铁叉发出“刺啦--刺啦--”的响声,人们闻听便知是剃头匠来了。乐器贩子演奏所卖的乐器,亦为市声,如卖二胡的背着一大把二胡,手执一件,边走边拉;卖竹笛的背着一袋笛子手执一笛边走边吹,或走走停停吹吹。
      孝义平川过去流传一种“琉璃圪崩”的发声玩具,据说商贩们多去邻近的交城一带进货,20世纪50年代市场上常见,商贩挑一副担子,箩筐里放一堆琉璃圪崩,取一只放嘴中一吹一吸,发出清脆悦耳的“圪崩圪崩”声响。




      卖水缸、花盆、瓷碗的商贩,推着独轮小车,走走停停,不时敲击缸盆碗罐,一来显示自己的货色质量好,二来也起到了叫卖的作用。孝义下栅的瓦瓮在周边名气很响,百姓称其为“下栅一宝”,其小贩的叫卖声十分押韵动听,犹如歌唱:“下栅宝,又来了,谁家买下谁家好,放上面,坏不了”。
      旧时孝义境内卖香油的敲木梆子,发出响亮厚实的“梆、梆”声响;卖饼子的常用擀面杖敲打案板,“呱嗒、呱嗒、呱嗒嗒呱嗒”,既有节奏又动听,等等。现代的商贩,开始用手携式扩音喇叭吆喝,有的干脆用录音机录下叫卖声不停地播放。

孝义强哥
讲好孝义故事,传播孝义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