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共建】走进元帅故里 汲取奋进力量

企业   2024-12-06 20:36   四川  

青 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陈毅

时至今日,陈毅元帅的这首《青松》读起来依然让人满怀鼓舞。那年冬日雪夜,他写下这首诗,借物咏怀,赞颂了党和人民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和那个特定时代的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坚强的精神。

近日,公司油气勘探管理部党支部、研究院勘探一所党支部开展共学共建共做活动,一同前往陈毅故里,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

参观故居及纪念馆

01


踏入陈毅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陈毅雕像,在明媚的冬日阳光下熠熠生辉。

陈毅故居是一座具有川中民居特色的三重堂四合院木质结构瓦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毅纪念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馆内有陈毅生平事迹展和陈毅廉政事迹展两个展厅,收藏并展示有陈毅生平事迹照片、文物实物、文史资料410余件。

这些照片和文物,再现了陈毅同志光辉伟大、廉洁奉公的一生,展现了他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的雄才大略和高风亮节。





微党课学习

02


参观期间,大家共同聆听了两堂微党课——《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诗书敦上古,忠孝则前修》。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要讲述的是陈毅和周篮嫂之间的故事。抗战时期,陈毅带领游击队转战于江西油山地区,条件艰苦,形势危急,陈毅当时还身负重伤。油山地区的百姓们自发为红军队伍送去许多温暖和帮助,特别是一位被大家尊称为“周篮嫂”的农妇,总是在深夜摸黑上山为队伍送去食物、药物,以及传递重要情报,还救过不少游击队员的性命,其中也包括陈毅同志。周篮嫂的篮子成了革命的象征,现在放置在陈毅纪念馆里。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正是依靠了无数像周篮嫂这样的群众,才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在党的光辉历程中,群众路线犹如一条坚韧的红线,贯穿始终,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更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诗书敦上古,忠孝则前修


随后,大家聆听了关于陈毅元帅家风家教的微党课,学习了陈毅同志所作的《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二首)》。这是一封家书,写于儿子小丹远行求学之时,作为父亲的陈毅同志因公不能送行,遂写此诗。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读来既可感受到一位父亲对子女的深情,又可感受到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于革命下一代的殷切期待与勉励。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使人们看到了革命家的铮铮铁骨和一个严父的“依依”情怀。

陈毅元帅的家训“诗书敦上古,忠孝则前修”警醒着大家要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廉以养德、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等价值观念,作为党员干部,不但要加强自身的廉洁守纪意识,更要重视家风家教,以身作则,本分做人、干净做事。


观后感交流

03


见贤思齐,通过参观陈毅故居,大家深刻感受到陈毅元帅为中国革命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认识到他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此行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曹勤明

这些不同时期的关于生活和工作的历史片段,让我感受到了一位伟人的历史印记和那一代革命人的艰辛。

我看到了先辈们革命的不易,也再次了解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陈毅元帅故居,远远超越了其建筑物的物理属性,具有了不灭的灵魂。

孙意博

章顺利

我深刻感受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历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双百亿气田建设中。

参观陈毅故居不仅让我对陈毅元帅的生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让我深刻体会到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和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

卓俊驰




追寻先辈的足迹,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指导我们更好地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陈毅元帅在面对生死考验和内忧外患时展现出的初心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职尽责,为“十四五”新征程贡献力量。

我们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历史、砥砺前行,立足本职岗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决战决胜“百亿”气田!


作者 | 蔡李梅

审核 | 尹朝云  尹彤

西南科研
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勘探开发研究院,了解油气勘探开发新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