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油气分公司第三届青年科技精英赛暨青年科技创新论坛(以下简称“青科赛”),一场智慧与创新的盛宴,见证了无数科技追梦人的风采。在这场高手云集的较量中,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三所的苏成鹏以其深厚的专业底蕴和不懈的探索精神,从24名精英选手中脱颖而出,跻身前10,荣获三等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其科研能力的高度认可。
专业筑基,厚积薄发
苏成鹏的科研之路,始于对知识的无尽渴望与追求。在校期间,他以卓越的成绩和不懈的努力,连续获得本科、硕士、博士的保送资格,每一步都坚实地踏在学术之路上。
扎实的专业理论基本功,是他生产科研旅途中的坚实基石,让他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高,走得更远……这份深厚的积累,为他日后的科研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产科研深耕,硕果累累
自步入四川盆地二叠系油气勘探研究专业领域后,苏成鹏展现出非凡的科研才能,一路走来,他的履历可以用“优秀”来形容:硕士、博士研究生期间及入职以来,主持有关四川盆地二叠系各类生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CSCD核心及以上学术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9篇,包括SCI一区和SCI二区论文各1篇)。每一个项目都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和升华,每一篇文章都凝聚着他对科研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
同时,他还积极投身于技术创新实践,申报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改变生活”的深刻内涵。这些科研成果的涌现,不仅丰富了行业的理论知识体系,更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科研精神,精益求精
基于扎实的专业理论基本功和自身的不懈努力,苏成鹏总能敏锐地捕捉到生产科研领域的创新点,勇于提出关键问题,敢于挑战传统观念。研究生期间和入职以来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0余次,获优秀论文奖5次。在科研的道路上,他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今年的青科赛,已经是他连续第三次参赛,面对失败与挫折,他从未言弃,反而愈挫愈勇,用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坚韧的毅力,向着生产科研的巅峰不断攀登。在硕士、博士期间针对四川盆地茅一段储层岩石微相和成岩演化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期茅一段勘探现状和研究难点,苏成鹏凝练提出了本次参赛项目课题《泥灰岩新领域储层分类及评价研究》,以期为公司增储保矿夯实基础。
野外剖面实测
岩心精细描述及取样
野外地层划分
显微镜下薄片观察
在生产科研实践中,苏成鹏更是身体力行,从野外宏观地质研究到岩心精细描述及取样,再到微观薄片研究,他深入实地,亲自动手,获取第一手资料。这些实地勘测的经历,不仅让他对生产科研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为他在研究领域找准新方向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野外地质研究中,他常常忘却时间,一天之中连吃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这份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让人动容。正是这样的精神,让他在生产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找准新方向,聚焦新领域、新的增储上产阵地上来。
苏成鹏,这位科研路上的坚韧行者,用他的才华与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科研篇章,相信凭借着对科研的无限热爱,他会继续勇攀科技高峰,在未来的科研之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完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神圣使命。
作者|蒋能春 刘紫萌(“逐梦扬帆”计划实习生) 黄竺
审核 | 尹朝云 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