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施粥锅、一面“百善壁”、一座晋商大院,一部百年传奇……9月18日晚,万荣新编蒲剧现代戏《李家大院》亮相山西省第十八届“杏花奖”评比展演,本次亦为该剧在太原的首场演出。现场观众纷纷表示,当晚的演出,既是一场艺术的饕餮盛宴,又是一场仁心济世的“善文化”教育,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不仅让人对李家大院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让灵魂经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而演出现场一次次热烈的掌声,便是对这出剧最大的认可。演出结束后,山西晚报记者走近主创团队,聆听他们创作背后的故事。闫景李家是运城万荣县的百年望族,明末由陕西韩城迁至万泉薛店村,自第八代迁居闫景村,李家族人继承先祖农耕遗风,并兼营小手工业,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作,家道逐渐殷实,为日后经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十三代、十四代,李家先祖把晋南土布贩运到靖边、安边、定边等不能种植棉花的地方,同时把西北的皮货、药材贩回内地。后又在“三边”地区设立商铺,经营的商品扩大到茶叶、酒类、糕点、绸缎、布匹、日杂等。到李家第十五代李子用,李家生意达到鼎盛时期。彼时,李家已由商贸流通转变为民族资本家,李家经营的冶铁厂、商铺、字号遍布各省,闫景李家成为闻名三晋的晋南首富。根据史料,万荣李家自先祖创业之时就定下了以义制利、利义相济的经商传家之训。当生意遍布各省获利颇丰时,进而又形成了“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行仁”的家规家训,历代乐善好施的义行不胜枚举。在真实的历史中,李家大院在1928年至1929年间那场大旱中,面对天灾不绝、百姓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毅然决然地开设粥棚,赈济灾民一年多,直到家财耗尽,负债累累。担任《李家大院》导演的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王永庆,在查阅李家的大量家史,并研究李家大院所有的楹联、石刻及木雕之后,最终与两位编剧确定了将李家“施粥”的善举作为故事核心进行创作。“李家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行善之举,在当时整个山西乃至全国都非常少见,更是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创作欲望。”担任本剧剧本创作的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艺术研究室编剧、研究员胡孟介绍,在剧本构思层面,团队以李家大院具有传奇色彩的“三寡妇”——南院主事“王和君”为主人公,以20世纪20年代末李家大院“施粥”的善举为背景。
“本剧的多数细节都是有史实支撑的,不过,为了制造一些事件和冲突,让剧情更加丰富,我们也虚构了部分人物,如李德龙等,但是剧中的重要人物,如王和君、李子用等都是真实人物,在‘善’字上面做文章。”王永庆告诉山西晚报记者。
早在2017年,在机缘巧合之下,王永庆为万荣县执导了一部大型廉政历史剧——蒲剧《铁汉公薛瑄》,在创作过程中,对万荣乃至山西的历史进行深度了解之后,对于山西的文化深感震惊。2022年,万荣县计划在当地4A级景区——李家大院推出沉浸式的情景剧,并再度邀请王永庆执导,后经全面权衡后,最终确定了以李家大院的故事为背景,以中国最古老的地方民间戏曲艺术之一、亦是晋南传统剧种的蒲剧作为载体进行呈现。彼时,王永庆首次了解到李家大院。在山西,李家大院和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在去李家大院之前,我去过王家大院、去过乔家大院、去过常家庄园。后来,我去了两次李家大院,真的是很震撼!尤其是后来查到李家大院的很多资料,感觉山西的人文文化真的是太丰富了!”王永庆告诉记者,尤其是李家大院的“百善壁”,第一次见到时他就被深深吸引,而两次去李家大院,他都会在“百善壁”前站立很久。
在剧中,“百善壁”也从未离开过舞台,从最初大雪纷飞之下这面影壁的孤独伫立,到李家为难民饥民开粥棚施粥,再到常年干旱的万泉大地普降甘霖,这面影壁的贯穿始终,正是对李家人善心善行的最好诠释。在王永庆看来,无论是国事还是天下事,最终是要落到“家事”之上的,因此,《李家大院》这部剧并没有采取常见的宏大叙事手法,而是以李家大院的“家事”角度进行叙述和挖掘。“这种形式的处理,既能使观众更加贴近和带入历史,也能深刻地感受到李家大院传承百年的‘晋商文化’和‘善文化’的精髓。通过‘家长里短’的家事描绘,逐步向观众展现了李家大院在面临天灾人祸时,家族成员间的团结互助,以及族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从而让这份‘善’的力量更接地气,生动感人。”编剧胡孟介绍,李子用、王和君等人物所展现的人性光辉,让整个主创团队在剧目创作过程中都受到了灵魂的洗礼。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为了挖掘更多的人文文化,让《李家大院》这部剧更加真实感人,排演期间,团队邀请戏剧业内专家和学者对剧目进行了多次研讨和论证,对剧目的打磨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从最初的创意构思,到剧本的最终呈现,整个主创团队十易其稿,最终才将这部剧完美呈现于舞台之上。
舞台之上,唯美的灯光、动人的音乐、古典的建筑、精湛的表演……无不让人沉浸于剧中。《李家大院》的首演成功,离不开主创团队与每个演职人员的精细打磨。
另一位主创——作为万荣县蒲剧团团长的王红妮担纲本剧主演,塑造了一位坚韧不拔的晋商大院当家人“王和君”,在其看来,“李家大院”是万荣县文旅事业的一张重要名片,它不仅充满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美学,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饱含独特的“善文化”和“晋商精神”。通过这部戏,整个创作团队力求在新时代,去传播晋商文化的深厚底蕴,去弘扬李家大院的“济世行善”精神。而“王和君”这一角色,也是王红妮从艺以来,创作过的最具挑战性的舞台人物,其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既接地气,又饱含人性的深度。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一角色,王红妮进行了深入的背景研究,试图从妻子、母亲、商人等多个维度理解并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反复阅读剧本,和编剧、导演深入交流,探讨角色的每一个细节。同时,她也通过大量查阅李家大院史料、影视作品等多种途径,努力捕捉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晋南女性的风貌和气质,以此确定王和君这一角色的舞台表演定位。在排练过程中,王红妮同样不断挑战自我,力求在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念中都能精准传达角色的情感与思想,而她自己在排演这出戏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磨炼和成长。“《李家大院》的创作和排演,是本剧全体演职人员与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各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王红妮表示。尽管之前该剧已经演出数场,无论在大剧场演出还是下乡演出均得到了热烈反响,不过,在首演当晚,导演王永庆仍旧一直紧张地关注着现场的灯光和音响,直到演出结束,“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打磨,让这部剧更加完美!”王永庆介绍。如今,李家大院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成为万荣乃至山西文旅一张闪亮的名片。胡孟也表示,希望通过这部剧,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家大院的深厚文化底蕴,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万荣和山西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为山西文旅事业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