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土 成 金 !

政务   2024-12-17 13:33   江苏  

相城记忆





泥土

是地球表面最平凡、最普遍的物质之一

古往今来,人们利用泥土

制作陶器、砖瓦,甚至建造房屋

它见证了文明演变,也承载着历史记忆



在苏州相城

泥土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态

这里地表下的中层土没有杂质、不含沙

是粘性强、质地极细的纯黄泥



古时,人们将它聚合、焙烧

变成厅堂里不可或缺的方砖

现在,艺术家们将它雕刻、造型

变成表达内心世界的艺术品




今年67岁的周鹤麟是相城御窑金砖厂的“窑头”,从19岁开始,他便一直在这里工作,烧窑烧了43年,每一道工序在他脑海中都形成了肌肉记忆。



金砖制作不易,光选土就有七道工序,耗时8个月;接着六道工序练泥,耗时3个月;五道工序阴干,耗时8个月;入窑焙烧,耗时4个月……满打满算,一窑金砖成型要历经八个流程,二十九道工艺,耗时超过一年。



“古代陆慕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窑,但细腻的金砖成功率很低,一百块里能有一两块成功就算不错。这一窑烧坏了,就要研究下一步怎么烧,逐步来提升成功率。”据周鹤麟介绍,经过百年传承和工艺改良,如今的御窑金砖厂出品成功率已经能达到50%,出品品质也能与百年前的皇室用砖相当,甚至超过当年的水平。



600年前,明朝永乐年间,第一批御窑金砖顺着大运河,从1000多公里外的苏州乘船漂到了北京,成为支撑起紫禁城的根基,漆黑的地砖也为大殿平添了一份庄严。2020年,故宫博物院举行了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纪念活动,周鹤麟等人烧制的用以修缮紫禁城的御窑金砖再次从苏州出发,伴着紫禁城开启下一个时代。“故宫要修缮,我们现在烧制的砖头铺下去,也必须能达到六百年的时间才行。”周鹤麟说。




与泥土打了半辈子交道的

不只有窑头周鹤麟

还有雕塑家杨明




调软硬度、搭内骨架、堆整大形、细节塑造……平平无奇的泥土,在杨明手中经过一番雕琢,便成了近代美术教育奠基人颜文樑先生的样子。



杨明的雕塑作品很多,泥塑更是具有代表性。在他看来,泥土就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泥土很柔软,几块泥土聚在一起能抱团,也能被轻易按压、雕刻成其他形状;泥土很平常,却是万物依存之本。”对于杨明来说,泥土不仅是创作的基石,更是他灵感的土壤。



“我曾以为是自己在塑造泥土,其实是泥土塑造了我。”杨明说,他认为艺术应该拥抱田野,而镌刻着家乡味道的泥土,便成了他创作中最趁手的载体。



今年6月,在望亭镇吴泗泾路采风时,杨明无意间发现了一所在田野间荒废的小学,里面虽然有些荒芜,却留下了不少乡野间的生活气息。在与望亭镇协商后,双方决定将这里改建为特色美术馆,让艺术回归田野、拥抱田野。



11月初,这所留下了几代人青春回忆的小学,以“稻美术馆”的崭新面貌回归,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



目前,美术馆内有展厅、公共活动空间、艺术家工作室、雕塑工作室、众创空间等区域,致力于塑造一个以保留历史遗迹为主题,集文化、商业、艺术为一体的交流展示平台和潮流打卡地。杨明自己的作品也在美术馆展出,成为他对家乡深厚情感的写照。




相 城 记 忆

四季更迭,时空变换

相城的泥土不仅承载了历史与记忆

也承载了人们对这片土地的依恋

带着这份相城记忆

让我们向前 走得更远

欢迎关注今日相城视频号

(①进入视频②点击账号头像③加关注)


相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望亭镇

撰稿:张新培

设计:叶方超

编辑:袁思怡


点赞+在看

分享给更多人↓↓↓

今日相城
分享苏州市相城区各类资讯,共同绘就相城美好愿景。这里是相城区委区政府新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