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新春走基层 | 月亮河乡补雨村:布依小缸酒 酿出致富香

民生   2025-01-31 17:00   贵州  

“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在中国布依第一村的月亮河乡补雨村,小缸酒自布依古寨悠悠而来,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直至2020年,这坛香飘四方的深山佳酿才声名渐起,闯进大众市场,年产七万余斤,产值近百万元

月亮河乡补雨村小缸酒

春节前后,月亮河乡补雨村的小缸酒坊进入酿酒繁忙季。村民韦开春一家按照选料、蒸煮、摊晾、蒸馏等传统工艺,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道酿造工序,随着一股清澈的米酒缓缓流出,浓郁的酒香弥漫了这个群山环绕的布依村寨。

“酒在我们布依族的生活中必不可少,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必须有酒待客。有酿酒的传统,来旅游的客人喝过后,评价很高。”月亮河乡补雨村民生监督员韦开甫说。

摊晾蒸熟的大米

2020年以前,同其他布依群众一样,韦开春一家走亲待客用酒自给自足,若有富余才可销售。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六月六”“油团节”等活动现场循着酒香而来的客人越来越多,韦开春随即依托布依族的传统酿酒工艺,成立六枝特区小缸酒坊,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方水土酿一方好酒。补雨村平均海拔为1200米,年均气温13.5℃,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山清水秀、静谧清幽、清泉甘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优异条件,也为小缸酒的诞生铺就了天然温床。

酿造小缸酒所用的大米

“酿酒的大米都是从月亮河农户家收购来的,月亮河的水好、土壤好,产出的米好,酿出来的酒也非常醇厚香甜,回头客很多。六枝特区小缸酒坊销售负责人韦霞说。现在,他们家每个月所酿的小缸酒都在6000斤以上,通过线上线下销售,产量供不应求。

居住于此的布依群众世代酿酒,六枝特区小缸酒坊谨遵祖训,通过精选大米、糯米、高粱和玉米等作为酿酒原料,既拓展了农产品深加工市场,又解决了周边农户的农产品销售难题,还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

酿造小缸酒所用的酒曲

而酒曲作为酒的灵魂,在立秋前夕,布依女子结伴入山,采撷当归、龙须藤、朝天罐等12味中草药,立秋当日以祖传秘方精心炮制,融入酒中,进一步成就小缸酒的独特风味与养生妙效。据介绍,小缸酒坊每年需自制酒曲500斤以上才能满足酿酒需求。

小缸发酵,藏拙蕴巧。陶缸恒温恒湿,可为谷物营造出绝佳的酵变环境,微生物菌群于缸内无间协作,转化谷物精华,历时三月封存后方得原汁原味的酒酿。经柴火控温、夹缸与大锅蒸馏,淬炼出不同度数的琼浆,吸引大量顾客上门购买。为方便顾客购买并拓展销售市场,小缸酒坊在六枝城区开设专卖店。

酿好的酒

除了米酒,小缸酒坊还酿造有高粱酒、玉米酒、糯米酒、猕猴桃酒、杨梅酒、蓝莓酒等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产品。轻抿一口,馥郁的米香、果香与草药的芬芳在舌尖交织,热烈醇厚、爽滑回甘,每一滴都蕴含着布依群众世代传承的酿酒工艺和匠心。

融媒体中心记者:浦仕美  周兰


编辑:刘淞佳

值班主任:毕 落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

 END 
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我们
六枝融媒APP
六枝融媒公众号



六枝融媒
传播六枝,服务六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