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产教融合
遇见“非遗文化”
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学志愿活动走进火炬科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广东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11月14日,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苏毅,广东省作协二级巡视员、社联部主任谢石南,中山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二级巡视员陈江梅,以及来自广东省作协、中山市文联和中山市作协的多位领导专家,来到中山市火炬科学技术学校市域产教联合体“礼遇金镶”非遗文化手工坊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学志愿活动。
火炬科校党委书记陈建国及部分行政代表,陪同专家一行来到该校“礼遇金镶”手工坊,手工坊负责人黄永超作详细介绍。“礼遇金镶”手工坊是中山市蓝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山市火炬科学技术学校共建的校企合作非遗文化品牌,专注产教融合发展、专业课程开发、非遗技能人才培养以及文创产品研发制作,目前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少数民族研究班、新国潮研究班和特色文旅文创研究班,先后与全国行业技术能手,工艺美术大师、省名师工作室达成战略合作,并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将现代科技元素融入传统工艺中,探索掐丝珐琅的创新应用,推动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先后受到广东卫视电视台和南方日报、中山日报等媒体的宣传报道。
省作协苏毅副主席在听完讲解以及看完学生制作后感触很深,对学校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成果以及工作坊的人才培养模式表示高度认可。她指出,中山是国家级的民间艺术之乡,不仅历史悠久,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将非遗文化带进校园,为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以及提升民族自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这种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让学生的专业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接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特长。她希望火炬科校未来继续保持中山精神,不断守正创新,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中山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江梅提出,火炬科校以及工作坊要在未来更好地探索更多人才培养新模式,要持续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要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要以文促教,擦亮学校文化艺术的“金字招牌”,通过展示非遗文化之美、传承文化之根,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赋能,为“百千万工程”落实落地增添文化动力。
著名作家、中山市作家协会主席马拉在看完学生们制作的文旅产品后强调,非遗之美即文化之根。非遗不仅需要传承,更加需要创新,他看到同学们制作的文旅产品在市场上销路很好,表示很欣慰,说明学到的是真技术,很实在。并鼓励同学们不仅要把技术练好,还要跟市场接轨,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运作真正落到实处。
火炬科校党委书记陈建国介绍,该校对于产教融合发展有五个要求,即专业要跟市场接轨、技术要走在前沿,学要以致用,发展要新质生产力,成果要用实践去检验。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提高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水平,丰富建设内涵,确保建设质量,提升服务区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走出一条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炬科校将坚持产教融合发展新思路,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根植文化自信,以此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END
撰稿|黄永超
编辑|林霞、梁心怡
一审|林 霞
二审|张志岳
三审|刘尚楠
◆ 勤能求真 善可图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