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一饿更健康?建议:过了这个时间不再进食,大脑年轻肝也好!

文摘   2025-01-05 09:01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妈,你怎么了?!”

一阵尖锐的瓷碗破碎声从厨房传来,王女士慌忙跑过去,发现母亲正扶着墙,脸色苍白,额头满是冷汗。

原来,她为了“养肝”,已经连续五天晚饭不吃,刚刚起身时差点晕倒。


王女士顿时懊悔不已:前几天她刚听说“过午不食”可以减肥抗衰,还劝母亲一起试试,却没想到竟会让她这样虚弱。


“过午不食”真的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吗?真的适合现代人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揭开“饿一饿”的养生真相。



“过午不食”真的科学吗?

“过午不食”最早来源于佛教,僧人们为了清欲修行,白天只吃两顿饭,过了正午就不再进食。


这种饮食方式的确有助于简单生活和精神专注,但它并不是为了健康设计的。

到了现代,“过午不食”逐渐演变为一种流行的养生理念。


尤其是最近几年,社交平台上频频出现“轻断食”“七点后不吃饭”等话题,许多人将它视为减肥和抗衰老的“灵丹妙药”。


科学研究怎么看?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如果每天在 下午5点后不再进食 ,可以促进肠道菌群年轻化、提升免疫系统功能。

另一项发表在《自然》子刊的研究则指出, 限制饮食时间有助于延缓大脑衰老 ,甚至可以预防脂肪肝。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更强调的是科学、有节制的饮食模式,而不是盲目“过午不食”或长时间挨饿。


对于普通人来说,过于严格的饮食限制可能适得其反,甚至伤害健康。



“适当饿一饿”,对身体有好处?

1. 大脑更年轻:

科学家发现, 轻断食能够激活一种叫OXR1的基因 ,这种基因可以修复神经细胞的损伤,有助于延缓大脑衰老。


短期禁食还会改变大脑的能量代谢方式,从消耗葡萄糖转为消耗脂肪酸,从而提升大脑的抗氧化能力。


试想一下 ,长期过量饮食、暴饮暴食会让你的大脑“超负荷运转”,而适当饿一饿则像是给大脑一个“休息日”,它会趁机清理垃圾,恢复活力。


2. 肝脏更健康:

发表在《细胞·代谢》上的一项研究表明, 适量减少进食可以显著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 。


现代人肝脏问题多半源于饮食过量、作息紊乱,适当控制热量摄入,能够减轻肝脏负担,防止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


3. 身体更轻盈:

2022年《科学》杂志的研究发现,减少食物摄入量可以抑制与衰老相关的基因表达,甚至延长寿命达35%。


适当限制饮食还能改善血糖、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怎么“饿”才不伤身?6个实用建议

适当“饿一饿”虽然对健康有益,但如果方法不对,反而会损害身体。


以下是一些科学、实际的建议:


1. 不要盲目“过午不食”

相比“过午不食”,更建议大家选择 下午5点以后减少进食或不吃高热量食物 。


这种方式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更容易坚持。


2. 控制晚餐的分量

如果实在需要吃晚餐,建议尽量将时间安排在晚上7点前,同时选择 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比如蔬菜汤、水煮鱼、杂粮粥等。


3. 试试“16+8轻断食”

“16+8轻断食”是目前较为流行且易于坚持的一种饮食模式,即每天将进食时间控制在8小时内(比如早上9点到下午5点),其余16小时禁食。


研究表明,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减重,还能改善血糖代谢。


4. 别忘了营养

“饿”不等于“饿坏” ,即使减少进食时间,也要保证每日摄入足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多吃鱼、瘦肉、豆类、蔬菜等高营养食物。


5. 注意过渡,循序渐进

如果你平时三餐吃得很规律,一下子尝试“轻断食”可能会让身体不适。


从缩短晚餐时间开始,比如从晚上8点改到7点,再逐渐调整到5点。


6.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如果你一边熬夜、一边饿肚子,对身体的伤害只会更大。


每天保证7小时以上的睡眠,早睡早起,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新的饮食模式。




与其盲目追求“过午不食”,不如从今天开始尝试合理的饮食时间安排,给身体一个休息的机会。


你愿意为身体的未来,调整一下饮食习惯吗?


好看,就点个【在看】再走吧!

重庆城市TV民生眼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