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4年天津外贸进出口情况。据介绍,2024年,天津市进出口总值8115.6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3913.7亿元,进口4201.9亿元。
外贸总体稳中向好
出口表现尤为亮眼
我市外贸年度进出口规模连续4年位居8000亿元以上高位。从季度走势看,年初就开始发力,一季度同比增幅达到4.4%,二、三、四季度进出口值均突破2000亿元。出口方面,全年共有6个月的月度同比增速达到2位数以上,年度出口总值首次站上3900亿元台阶,创历史新高。
主要贸易方式稳固发展
租赁、对外承包工程步入加速赛道
一般贸易进出口4619.7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56.9%,加工贸易、保税物流分别占比22%、18.2%,各主要贸易方式均衡发展,有力支撑了天津外贸基本盘。得益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改革创新的持续推进,租赁贸易、对外承包工程进出口欣欣向荣,同比分别增长247.9%和67.2%。
各贸易主体竞相发力
外贸企业数量创新高
天津海关出台多项支持企业和服务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支持了外贸高质量发展,全市各外贸主体经营活力持续迸发。其中,民营企业一马当先,全年进出口3692亿元,同比增长4.6%,占全市外贸总值的45.5%,跃升为我市第一大类外贸经营主体。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605.8亿元,占比44.4%,外贸产业结构持续向高端化迈进,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全市同类产品比重近6成。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7.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6.6个百分点,为各类外贸主体中增速之最。全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达1.29万家,增长7.9%。
新兴市场开拓全面推进
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显著
我市外贸“朋友圈”拓展至全球232个国家和地区,前5大贸易伙伴分别为欧盟、美国、东盟、韩国、日本,合计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1%。对新兴市场开拓有力,对中东、非洲、中亚五国进出口分别增长21%、37.3%、41.6%。同期,我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771.5亿元,增长4%,高于全市整体增速2.7个百分点。
进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
竞争优势加速提升
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钢材、医药材及药品、农产品为我市前5大类出口商品,合计占全市出口总值的85.6%。其中,出口机电产品2604.4亿元,增长12.4%,拉动全市出口增速7.9个百分点;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器电子等先进制造业产品出口均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其中飞机、自行车出口居全国第一,微波炉出口居全国第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出口医药材及药品116.1亿元,增长21.5%。
进口大宗商品624.4亿元,增长1.9%,其中天然气、原油、金属矿及矿砂分别增长264.1%、164.6%、5.6%。此外,我市航空产业生产、装配、维修、融资等配套优势显著,全年进口飞机、航空器零部件合计492亿元,增长8.3%。目前,我市飞机和航空器零部件进口值位列全国第一,占全国比重近3成。
海关监管业务量快速增长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作用突出
天津海关实际监管进出口货运量历史首破3亿吨大关,达到3.1亿吨,同比增加9.5%,其中出口1亿吨,增加15.3%,进口2.1亿吨,增加6.9%;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数量增加11.5%,其中船舶1.04万艘次,增加4.1%,飞机0.8万架次,增加23%。天津口岸的通道和辐射功能进一步拓展,特别是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用突出,北京市、河北省企业在天津口岸分别进出口2799.5亿元、2320.3亿元,进出口商品涵盖能源、矿砂、机电、农产品等多个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