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聚焦天津,报道了天津港集装箱作业效率何以再创世界纪录、2024年天津市经济运行呈现五大亮点、天津农文旅加速融合、千年大运河畔的耕读新声等内容。
2月6日,人民网刊发《天津港集装箱作业效率何以再创世界纪录?》。近日,渤海湾畔,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灯火辉煌,一派繁忙。随着2M北欧Ⅱ线“莫斯科马士基”轮最后一根缆绳解离,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每小时506自然箱的在泊船时效率,一举刷新该航线的全球最高纪录,同时创造了天津港集装箱船舶作业在泊船时效率新纪录。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2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第10版刊发《千年大运河畔的耕读新声》。与大运河的宁静不同,新春将至,相距不远一处别致的民居前,或长辈怀抱幼儿,或学童携手并肩,纷纷推门而入,这里便是天津市静海区陈官屯镇吕官屯村最新开辟的家风家训馆。家史家训是吕官屯村几百年来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的缩影。这处大运河畔的村庄将本乡本土特色耕读文化嵌入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2月6日,央广网刊发《张宇贤:2024年天津市经济运行呈现五大亮点》。近日,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对过去一年天津市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解读,2024年,天津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有力提振市场信心,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呈现五大亮点:经济增速大幅提升、产业创新成效显著、区域协同走深走实、对外贸易质提量增、民生保障持续完善。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2月7日,央视网刊发《渤海亿吨级油田渤中26-6油田投产》。位于我国渤海的亿吨级油田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顺利投产,标志着全球最大变质岩潜山油田正式进入生产阶段,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渤中26-6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170公里,平均水深约20米。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2月7日,经济日报客户端刊发《天津港集团1月生产数据创历史同期最佳》。据天津港集团,1月份,该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8.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3%,创历史同期最好成绩,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3%。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2月6日,农民日报第2版刊发《天津:农文旅加速融合》。今年天津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当前全市乡村旅游呈现出欣欣向荣、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给予了充分肯定。自去年以来,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和市乡村旅游工作专班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全力推进乡村旅游重点片区建设。经过一年努力,实现了乡村旅游的组团扩容、内涵丰富和迭代升级。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