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超48万人次选择!

文摘   2025-02-05 13:54   天津  
春节假期,全市文博场馆热闹非凡,纷纷迎来参观高峰,到博物馆过大年已成为新年俗。

从除夕到初六,全市重点监测的29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48.3万人次,其中外地观众35.8万人次,占总参观人次74%,高于去年同期占比,天津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在显著提升。国家海洋博物馆六天共接待游客11.7万人次,位于全市博物馆参观人数之首。

京津冀三地联动
今年春节期间,京津冀三地文化文物部门系统梳理三地文物博物馆资源,联合策划、联手组织、联动宣传,以“文物告诉你 何以中国节”为活动口号,推出“京津冀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共推出展览及文化活动约540项,丰富了三地人民群众的春节文化生活。

天津博物馆推出《紫禁遗珍——京津冀宫廷文物精品展》等六大展览,以天津博物馆馆藏为依托,联合首都博物馆、河北博物院,涵盖瓷器、玉器、漆器、玺印、书画、缂丝、铜器、古籍等三地馆藏文物精品共计200余件,其中不乏首次展出的文物,如蓝地缂丝吉服袍、点翠嵌珠石发簪、乾隆款粉彩七珍、博古图挂屏等。同时首都博物馆、河北博物院也整合三地资源,分别推出《版上生华肇启新元——京津冀木版年画展》和《群芳竞秀——古代花鸟画精品展》。
平津战役纪念馆牵头开展的京津冀三地红色主题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展览共赏、文创融情、研学启智活动,在三馆开展京津冀红色精品展览大联动,联合展示销售三地红色文创产品,联动沉浸式宣讲进行直播,三地共赏文化春节。

展览活动丰富多彩
全市博物馆通过150余项专题展览和社教活动,用展览、研学、体验、演艺、快闪、非遗、市集等多种形式,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春节氛围。

天津博物馆与天津市歌舞剧院芭蕾舞剧团携手,悉心筹备,在大年初一、初二带来了两场令人引人入胜的芭蕾舞盛会,打造中奥文化共鸣新春盛宴。
天津自然博物馆推出《话蛇添福——蛇年生肖展》展,以及蛇年说蛇、新春特别活动,通过图文、视频、互动项目、标本等形式,展现蛇文化的丰富内涵,并围绕“乐游京津冀”博物馆主题系列游径,与国家自然博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联动,创新性推出“对春联讲藏品”活动,一馆根据藏品给出上联,两馆对出下联与横批,在互动中带领观众感受年味、收获知识,北疆博物院推出“春节话古”活动,并与泥河湾博物馆线上连线,直播讲解东方人类起源,探寻古人类的故事。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推出“春节红韵 家国同欢”春节主题系列活动,“为中华之崛起”新春研学之旅、红色印记亲子寻宝、福字迎春拓印等活动。
天津鼓楼博物馆《戏韵 画境——馆藏杨柳青京剧年画新春特展》,展出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珍贵藏品近百件。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长安三万里——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带领观众欣赏大唐遗宝,感受和领略长安的繁盛气象。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首次联动梁启超纪念馆、曹禺故居纪念馆、钟书阁天津店,利用“四合院+小洋楼+新地标”的风貌建筑元素,精心策划推出“新春日 岁欢腾——三馆同庆 始‘钟’想你”系列活动,精心打造文韵故居贺新岁、墨香弘福迎新春、瑞彩集章惠不停、趣赏非遗欢乐行、故居好礼带回家、叔同之夜新春活动六大板块,为游客观众献上新春文化盛宴。

服务细致暖心
作为全市文旅十项暖心行动之一,天津博物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自然博物馆等重点文博场馆推出了“参观晚上见”系列活动,延长开馆时间,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春节期间,各博物馆积极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增派人力加强值班值守,馆领导、中层干部和一线职工,明确分工,在岗位、在状态,全力保障博物馆的安全运行,迎接到馆的参观观众。
融合成效显著
春节假期,天津博物馆举办了“金蛇贺岁”第四届非遗市集。除了常规的优秀非遗作品展卖之外,还精心筹备了吉祥葫芦文化、内画、绒花、沉香和捏面人等一系列体验活动,极具趣味性与文化内涵。观众们在活动体验区还设有“福气多多”掐丝珐琅杯垫、非遗螺钿胸针、蛇年木板拓印等多种项目,将这份春节礼物带回家。

戏剧博物馆(广东会馆)“百年会馆·津彩戏博”之大河向东沉浸式互动戏剧、天官赐福沉浸式互动游览、数字戏楼、古彩戏法贺新春和京剧贺岁演出、少儿京剧快闪,文庙博物馆国学文化讲座和老城博物馆的贺新春灯谜会,天津民俗博物馆“寻年记”灶神日活动、蓟州区文物博物馆的独乐寺庙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喜庆祥和的中国年氛围,为观众奉上文化新年礼。

异彩纷呈的展览,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博物馆体验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传统与科技的交融,让“中国年”更有“中国味”。“到博物馆去”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正日益成为社会大众过年的新选择。
来源:津云








天津发布
渤海明珠,魅力之城,古老而灵秀,现代而优雅,天津,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在这里,您可以及时掌握权威的官方消息,还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新闻资讯和便民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