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红树林,坡头话叫‘葭丁’。在同治四年,乾塘陈族‘合族议定规条以便实世守勿替’,宣告世人‘永不得砍伐葭丁’,至此乾塘葭丁林得到保护,生生不息绵延于海岸......”在坡头区乾塘镇乾塘村内,乾塘村党总支书记、乾塘村林长陈田兴为学生们讲述起坡头红树林的历史故事。
跨越百年历史
让我们走进乾塘陈氏大宗
了解150年前
坡头先民最朴素的环保意识
和家园情怀
《禁伐葭丁碑》
静立于乾塘镇陈氏宗祠
它向我们诉说着
坡头红树林最为厚重的历史
和最为动人的故事
禁伐葭丁碑高106厘米,宽51厘米,厚6厘米,碑文正楷阴刻直书,刻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全篇碑文共558字,历经多年风化,石碑上字体斑驳,部分文字已无从考辨。
“葭丁”就是红树。清同治四年(1865年),乾塘陈氏族人在宗祠召集乡贤达士,立碑告知“自后永不得斩伐葭丁”“务宜使此地葭丁郁郁葱葱”。这块距今150年历史的石碑,以村规民约的形式严禁违规砍伐红树行为,见证着坡头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精神传承。
乾塘村前为海埠
即今之北马围一带
乃三江汇合处
古时“汪洋白浪旁衡而震盗”
(《禁伐葭丁碑》语)
为抗击汹涌海浪对农田村舍的危害
保护家园和祖坟
陈氏族人在海滩涂上广种葭丁树
葭丁树一直延至西北吴川海旁
“使此地葭丁树苍苍”
三合(北马围)红树林
这些生态古训,至今仍影响着当地人。年近八旬的乾塘“老土著”陈奕在谈及红树林时表示,“除了抗击风浪,保护屋舍不被海浪摧毁,古时逢年景欠佳,红树林结出的果实还曾经帮村里度过饥荒。不仅如此,这里红树林下还有许多鱼、虾、螺、蚝......”
大潮落下,招潮蟹挥舞着大螯,爬出洞穴。
一百多年来,陈氏族人谨遵《禁伐葭丁碑》祖训,一代接一代地爱护红树林,保护红树林。“这种最原始的环保意识经过代代相传,已经深入我们乾塘人骨子里了。”陈奕说。葭丁一词,不仅印证着红树林在坡头沿海悠久的历史,更叙说着坡头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动故事。
从古至今
坡头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脚步从未停歇
一百多年前
我们在乾塘立下“禁伐葭丁碑”
当前,我们正全面加强红树林保护、
修复和利用
推动生态优、生活美深度融合
加快打造绿美坡头生态之城
坡头融媒体中心编辑部
编辑:杨渊渊
整理:姚丽珍
校对:苏钊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