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贸易、航运中心上海高度看好绿色燃料,11月1日,在全国率先发布《上海市推动国际航运燃料绿色转型工作方案》,将绿色甲醇、绿氨作为上海打造国际绿色航运中心的基础。
方案提出:一方面加强本地供应,同时与东北、西北和长江沿线等资源丰富地区建立跨省绿色燃料合作机制,畅通绿色燃料运输通道,加快实施绿氢(醇、氨)生物质天然气、生物质燃油等绿色燃料入沪工程,保障绿色燃料可靠供应。
向绿色氢氨醇转化成为顶层设计
9月8日,国家能源局在人民日报发表《以能源转型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文章中提出:推动终端能源消费转型由电能替代为主向电、氢、氨等多元清洁替代转变,推动主要用能领域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引擎。
这意味氢、氨将将作为终端能源使用!
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合成氨、合成甲醇、石化、钢铁等领域鼓励低碳氢规模化替代高碳氢,探索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鼓励发展大容量燃煤锅炉掺绿氨燃烧。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绿色氢氨醇等在船舶、航空领域的试点运行。
电力央企纷纷投资风光氢氨醇一体化
根据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研究,2020~2060年间,中国氢基绿色能源转化预计可累计碳减排240亿吨,到2030年,可创造2万亿产值和6万亿投资。截至2024年11月2日,国内已签约或备案绿色氢氨醇项目696个。
截至目前,中国能建、中广核、中煤、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三峡、华电等央企能源巨头已纷纷入局。远景能源、明阳集团、金风科技、运达股份、中车风电、三一重能、东方电气、中船集团、上海电气等9家风电巨头已经进场,
随着电力投资、装备企业跨界加码,绿色氢基化工项目密集落地。2023年5月,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由风光绿电为动力电解水制绿氢,以绿氢和氮气为原料合成绿氨,最后装车销售。项目投产后可年产绿氨18万吨,这也是目前全国建设进度最快的绿氨项目。
2023年9月,总投资296亿元的中国能建松原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项目规划年产绿氢11万吨,绿氨/醇60万吨,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绿色氢基化工规模化发展。2024年3月,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与吉林市人民政府签订绿色甲醇与绿色航煤一体化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将在吉林市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绿色甲醇和10万吨绿色航煤项目。除此之外,还有一批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计划在新能源富集地区落地,多个项目投资总额在百亿元以上。
2024年10月31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通榆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吉林省通榆县开工,标志着全国首批开工建设的30万吨级风电制氢耦合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该项目总投资65亿元,规划年产30万吨绿色甲醇,将建设500兆瓦集中式风电场、年处理110万吨生物质预处理工厂、30万吨每年绿色甲醇合成装置及配套的公用设施。项目计划于2027年9月投入运营,投产后,预计年产值约13.6亿元人民币,年碳减排量约26万吨,直接带动就业人数1000人左右,对破解吉林省秸秆高价值利用、风电氢规模化消纳、绿色化工燃料安全供应等难题,对资源绿色开发、绿色转化、绿色应用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绿氨和绿色甲醇的潜在买家都有那些?
当前,绿色甲醇在航运领域的需求已开始显现。近日,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与隆基绿能签署了一项生物甲醇长期承购协议;去年底,马士基还与金风科技签署了50万吨/年的绿色甲醇燃料供应协议。根据全球甲醇协会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计,到2050年全球甲醇需求量将达到5亿吨,绿色甲醇需求量超过3亿吨。根据预测,2029年,全球包括生物质甲醇和电制甲醇在内的绿色甲醇产能可能达到2000万吨/年,其中中国产能将位居全球首位。目前,绿色甲醇主要以船用燃料的形式消费,全球头部航运公司的甲醇燃料船保有量如何?
来源:能源日参 声明:本公众号所转发的文章中的任何观点和意见均属于原作者或相关人士的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公众号的立场和观点。我们不对这些观点和意见的正确性、合法性或合理性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10-68526336。
声明:本公众号所转发的文章中的任何观点和意见均属于原作者或相关人士的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公众号的立场和观点。我们不对这些观点和意见的正确性、合法性或合理性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10-68526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