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在《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2024-2027)》的主要目标中指出,到2025年,首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2023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20%左右。将生物质掺烧列为首个改造和建设方式,并对改造建设后的煤电机组应具备掺烧10%以上生物质燃料能力,显著降低碳排放水平等做出要要求。
燃煤直接掺烧生物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掺烧的生物质废弃物需要经过打捆、压块或制作成生物质成型燃料后运输至煤电企业,煤电企业对掺烧的生物质原料再次进行破碎、磨粉等加工步骤至掺混要求后,再与煤粉混合,然后送入锅炉。
1、生物质原料需要二次加工、且加工困难,不易实现自动化。在二次加工过程中,煤电企业需要购入相关设备,由于生物质资源本身存在的木质素、纤维素等高聚合生物长链纤维,加工困难不易粉碎,需要投入更多能量,这无疑增加了煤电的成本。二次加工过程中,不易实现自动化加工,人工投入高。
2、生物质粉料不易于煤粉完全混合。由于生物质原料研磨过程通常会生成尺寸较大、非球形、拉长的颗粒,而煤粉锅炉通常设计用于处理非常小、近乎球形的煤颗粒,颗粒形状的差异,使得生物质原料相容性差。加工产生的生物质资源粉料,由于密度比煤粉小,混合过程中不易混合均匀,在混合物传输至炉膛过程中,翻动震动等都容易使得煤粉与生物质混合物分层。
3、直接掺烧改变炉膛内的燃烧状态。炉膛燃烧过程中,由于生物质粉料和煤粉料存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炉膛内的火焰稳定性和传热特性将受到影响。
4、生物质直接掺烧易出现炉膛结焦、腐蚀。在燃煤直接掺烧生物质过程中,生物质较高含量的碱金属,尤其是钾、氯等,容易使炉膛发生的结焦、腐蚀,从而影响炉膛使用寿命。
生物质气化技术是一项充满前景的能源转换技术,以空气、氧气、水蒸气作为气化剂,使生物质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生物高聚物,在绝氧或缺氧条件下,发生热解、氧化、还原重整反应,转化为氢气、一氧化碳、小分子烃等可燃气体产物的热化学过程。
燃煤耦合掺烧生物质过程中,生物质气炭联产技术可将生物质通过热化学转为生物质燃气和生物质炭。生物质燃气可直接喷入炉膛燃烧、作为载气混合煤粉共同喷入炉膛等多种方式,与煤粉混合良好,燃烧更加充分。生物质炭与煤炭两者间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小,进行混合磨粉后,对炉膛火焰稳定性和热传导性质影响小,同时燃烧过程中生物质不再产生焦油等成分,对炉膛的正常运行几乎不产生影响。同时气炭联产产生的生物质燃气和生物质炭中的氮含量低,在耦合掺烧过程中产生的NOx的量更少,对环境污染更少。相较于燃煤直接掺烧生物质,燃煤耦合(间接)气炭联产掺烧生物质更具优势。
在燃煤耦合(间接)气炭联产掺烧生物质过程中,由于生物质燃料的高挥发物含量,其热解动力学尤为重要,但其热解动力学如何分析?热解气化技术装备有什么特点和优势?生物质气炭联产技术项目应用状况如何?是否还有更多应用业绩和应用场景?如何才能实现生物质的挥发分和固定碳热解气化分离后的价值利用最大化?
2024年11月21-22日,北京乡电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英江,将在湖北襄阳“燃煤机组掺烧生物质低碳化技术路径与发展策略高级研讨会”为您梳理国内外最新研究和应用现状,结合十余年在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及燃气内燃机发电技术的潜心研究经验,为您详细解答上述疑问!
袁英江
北京乡电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
潜心研究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及燃气内燃机发电技术十余年,拥有生物质热解气化行业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专利证书,尤其是几项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生物质气化行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促进了热解气化技术装备在国内外的广泛使用。提出了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煤电掺烧和绿色甲醇两个行业可以融合发展的新理念,让生物质体内的挥发份和固定碳经热解气化分离后价值利用最大化。
研讨会报名
1、公对公支付
公对公支付后请将以下材料发送至邮箱(swznhz@126.com)。
② 付费凭证(截图)
2、个人支付(点击下方小程序)
个人支付请点击下方小程序填入信息并付费即可。
*为保证发票开具,请务必在缴费后,填写开票信息(电子发票于会后15个工作日内发送至邮箱)。
点击进入小程序,请授权登录,然后点击个人报名(如下图)
关于举办“燃煤机组掺烧生物质低碳化技术路径与发展策略高级研讨会”的通知.pdf
燃煤机组掺烧生物质低碳化技术路径与发展策略高级研讨会
会议议题及部分嘉宾介绍
(持续更新中)
9:10-9:45
议题1:国内外燃煤机组掺烧生物质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案例分享
陆 强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副院长
9:45-10:20
议题2:我国燃煤机组掺烧生物质减碳潜力评估
本报告重点介绍中国和欧盟碳市场对生物质掺烧发电机组碳排放的核算方法以及欧盟对生物质的认证要求,对我国生物质能源认证提出政策建议。
张丽欣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研究员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处长、研究员,多年从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标志认证、温室气体审定与核查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工作。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排放交易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7/WG6、ISO/TC309 ESG AHG6 I作组专家,参与气候变化国际标准的制定。“主持世界银行"中国碳市场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的建立、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典型工业企业碳排放核查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腐植酸还田利用等典型减排固碳技术评价及减排量核算方法学研究与试点应用"等数十项课题的研究;先后参与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中国自愿减排项貝 MRV体系的建设工作;作为技术负责人先后对数百个重点排放单位和 CDM、CCER、VCS 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审定与核查报告进行了技术评审。"
10:20-10:55
议题3:燃煤机组耦合协同处置多源有机固废关键技术和实践——响应《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
2024年7月以来《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和《燃煤锅炉协同处理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征求意见稿)》等关键文件相继颁布,将燃煤火电机组(锅炉)耦合协同处理工艺从政策和技术层面推上有机固废低成本处置的舞台。目前污泥耦合协同处置已经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和成熟的技术体系;但是,生物质耦合和垃圾协同处置的项目大多仍处在工业试验和示范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盈利模式并且技术上仍存一定问题,而这些实践问题并未引起学术界足够关注。报告将重点介绍我国燃煤火电机组耦合生物质的典型实践案例,指出生物质掺烧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介绍团队合作实施的200t/d生活垃圾无氧热解示范项目及煤粉电站锅炉掺烧垃圾热解产物的工业试验、二噁英排放、工程实施方案和技术优势。
王学斌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0:55-11:30
议题4:碳基燃料(煤炭和生物质)及产物在线检测技术
面向传统化石能源碳减排和数字化需求,围绕煤炭和生物质等碳基燃料及其燃烧产物的在线检测关键问题,开展基于先进光谱原理的检测技术研究,自主研发一系列碳基燃料、碳排放、NOx浓度分布等在线仪器。
姚顺春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副院长、教授
11:30-12:05
议题5:煤电机组生物质气化与煤间接混燃低碳化技术开发及案例分析
生物质与大型燃煤锅炉耦合发电可以提升生物质电转化效率,同时减少CO2排放,采用生物质气化耦合间接掺烧方式实用性和通用性更强。本次演讲介绍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案例和工程经验。
冯 冰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生物质能分公司技术研究院院长
14:00-14:30
王 彪
全联新能源商会生物质能专委会秘书长
14:30-15:00
议题7:不同热解气化技术类型在生物质掺烧领域的应用潜力评估及案例分享
分析生物质移动床气化、流化床气化及气流床气化等气化技术的特点及燃料适应性,探讨各气化技术应用于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机组的可行性,并简介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机组的案例。王勤辉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现任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暨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生导师,国家能源煤炭清洁转换利用技术研发(实验)中心副主任,煤炭分级转化清洁发电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理事,流态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浙江省151计划第一层次人才。
15:00-15:30
议题8:生物质掺烧对锅炉的影响分析及典型案例介绍
闫 凯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资深研究员
15:50-16:20
议题9:燃煤耦合生活污泥掺烧技术的工程案例分析
刘政艳
南京中电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
16:20-16:50
议题10:生物质气炭联产技术在煤电掺烧与绿醇原料供应中的双向解决方案
全面介绍热解气化技术装备的特点与优势,详细介绍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业绩及诸多应用场景。阐述其在煤电掺烧场景中的两种不同的应用模式,并展示在煤电掺烧应用中燃气及生物炭的各项参数,重点突出生物炭在煤电掺烧和绿色甲醇两种利用途径的现实意义。
袁英江
北京乡电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
潜心研究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及燃气内燃机发电技术十余年,拥有生物质热解气化行业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专利证书,尤其是几项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生物质气化行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促进了热解气化技术装备在国内外的广泛使用。提出了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煤电掺烧和绿色甲醇两个行业可以融合发展的新理念,让生物质体内的挥发份和固定碳经热解气化分离后价值利用最大化。
16:50-17:20
议题11: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燃料计量与溯源机制探究
刘洪荣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北京松杉低碳技术研究院院长
17:20-17:35
议题12:华电科工CCUS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进展情况
本演讲从碳减排成因、碳减排面临的问题和集团燃煤燃机装机容量等出发,介绍了环保分公司在碳捕集、碳转化和碳封存等技术方面的开发和示范情况,主要从吸收剂产品研发、核心工艺、关键装备开发和示范工程建设等方面做分享介绍。
王凯亮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环保分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CCUS、电力环保和节能技术工作,目前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能源装备项目评审专家、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电力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15篇,获得专利90余项,参与编制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10项、。荣获中国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1项,电力科技创新奖3项,全国电力行业管理创新成果奖1项,华电集团科技进步奖8项。
— 特邀嘉宾 —
张中亮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生物质能分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 、总经理
曾先后担任华电水处理公司总经理助理、河北分公司总经理,华电水务副总经理、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主任。曾获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创新奖三等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
侯 鹏
中船重工(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理学博士,曾参与百莱玛集团新必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筹建工作。2011年参与农作物秸秆机械化收储示范。2014年着手组织高效进口圆捆打捆机国产化及新型生物质原料供应链示范县的落地工作。2015年来到中船重工(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主持生物质发电燃料管理工作,从顶层设计出发策划并带领团队一手打造出“四位一体”新型生物质原料供应链样板县, 建成安徽地区50公里范围内50万吨农作物秸秆新型供应链网络,实现百万亩小麦秸秆90%离田。是高参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大比例掺烧小麦秸秆、水稻秸秆大捆的主要推动人之一。所管辖的两电厂6年经营期间连年取得不错的利润,皆成为行业内农业废弃物利用新标杆。目前主要从事生物质低碳应用研究及市场前期对接工作。
陈 久
北京众生联燃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事生物质燃料收储加工20年,秸秆能源化、饲料化利用领域资深人士。国家第一台生物质电厂燃料收储加工体系构建者。
曾任国能集团燃料副总、长青集团燃料总监,熟悉南北方秸秆收储特性。参与生物质燃料收加储运行业标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
李华杰
郑州众安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固废领域资深从业者,公司创始人之一,在固废能源、替代燃料、固废再生等板块拥有15年以上经验,对工业固废、农业固废、生活固废都有独具一格的行业见解。
部分参会机构及企业
(持续更新中)
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站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湖北襄阳国投嘉悦酒店:三层襄阳厅
会议议程
参会人员
行业主管部门、燃煤耦合生物质能领域专家、火电行业专家、燃煤和生物质锅炉(含热解气化炉)制造、改造和上下游配套设备制造企业,生物质原料预处理企业、收储运企业,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
收费标准
1、收费标准:3580 元/人。包含:会议期间免费提供自助午餐及晚宴餐叙;22日项目参观活动。
付款方式
公对公支付请将“参会回执.docx(点击下载)”及“付费凭证(截图)”发送至邮箱(swznhz@126.com)。个人支付请点击下方小程序填入信息并付费即可。
1、公对公支付
账户名称: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
账 号:333766455526
开户行:中国银行月坛支行
2、个人支付(点击下方小程序)
其他
1、本次会议规模控制在150人之内,报名截至11月18日。在人数较多情况下,会员企业优先参会;
联系方式
参观项目介绍
往届回顾
• 往期精彩
为提高行业呼声,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研讨会同期邀请央媒、官媒、行业等权威媒体与会支持,提供采风采访、品牌宣传、技术推广等服务,形成图文、视频等融媒体报道,为企事业单位发展锦上添花。
• 企业推广
为大力推动行业发展,为企业提供交流合作平台,系列研讨会同期为与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展示平台和交流机会,包括但不限于企业产品及形象展示、供需对接、商务撮合等,为企业提供技术、装备、案例、投融资等全方位咨询服务,助力生物质能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
声明:本公众号所转发的文章中的任何观点和意见均属于原作者或相关人士的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公众号的立场和观点。我们不对这些观点和意见的正确性、合法性或合理性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10-68526336。
声明:本公众号所转发的文章中的任何观点和意见均属于原作者或相关人士的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公众号的立场和观点。我们不对这些观点和意见的正确性、合法性或合理性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10-68526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