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青马×青春领读 | 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推荐:“制造强国路,品质铸辉煌”——《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

文摘   2025-01-31 22:02   天津  

“青春领读人”

好书推荐

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



领雁班学员

机械工程系  徐海钊

推荐理由

《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正是在书写中国制造崛起和转型的不凡历程中,展望中国制造强国梦的美好未来。本书史料翔实,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通过大量数据、图片、表格与国内外经典案例,直观展现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回顾了中国制造复兴之路的来龙去脉,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贫穷落后的条件下向着工业现代化奋进的可歌可泣的动人历程,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儿女建设制造强国史诗般的创造性活动。

《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

《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深入中国制造业复兴这一重大主题,共十章内容,分为“中国制造复兴之路”“中国制造能力修炼”上、下两篇。上篇“中国制造复兴之路”:重点概述了从洋务运动以来直至今日中国制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历程,全面展现了中国工业新时代的荣光;下篇“中国制造能力修炼”:细致考证了中国制造继续成功、实现制造强国梦的基础能力所在,展望中国制造强国梦的美好未来。

本书不但讲述了中国制造如何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获得成功,还阐释了中国制造将继续砥砺前行的力量所在。并且呼吁抓住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在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不断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步伐,让中国制造成为构筑中国力量、创造中国价值的精彩样本。


经典文段

“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高端装备进行时。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占据产业链高端核心部位的“三高”特征,其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是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20世纪50年代,中国编织科技规划提及 “造飞机”比“造导弹”在技术上更难,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据说报告送到毛泽东主席手里,主席觉得奇怪:飞机在世界上满天飞已经几十年了,很多国家都会造;导弹却是发明不久的新东西,造飞机怎么会比造导弹更难?主席把主管科技的领导们叫来,他们汇报说明了半天,毛主席摇头,仍表示不解。最后,主席把钱学森请来,钱学森说,导弹只要能打出去,就算成功了,至于能打多远多准,是第二步的问题;飞机既要安全上天,更得安全落地,还要保证乘坐的舒适性,所以造飞机比造导弹更难!

整整一个甲子过后,中国的先进导弹和火箭技术高歌猛进,早把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送入了浩瀚太空,倒是大飞机的研发起起伏伏,一路曲折坎坷,总算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产新支线飞机ARJ21完成了适航取证并投入正式运营,国产大型客机C919实现了总装、首航成功。(选取自《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第四章 4.3聚光灯下:先进制造产业焦点)

阅读感悟

这本书回顾了中国制造复兴之路的来龙去脉,把中国制造置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进行观察和分析,客观判断中国制造目前在全球市场的定位及其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剖析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推进路径和演进逻辑,有助于理解党中央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有助于理解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有助于认识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必要性。这本书不但讲述了中国制造在过去和现在是如何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获得成功的,还阐释了中国制造未来继续获得成功的能力基础所在。中国制造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背后却始终隐藏着强大的生命韧性和适应柔性。我们需要让中国制造抓住了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人尽其才,勠力同心,通过苦练内功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通过创新实践不断进步,在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不断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步伐。



「 融媒中环 · 青春中环人媒体中心 出品 」

图片来源 / 徐海钊   陈妤睿   梁竣玮

郭   睿   盛乃越   李诗雨

文字来源 / 徐海钊

图文编辑 / 何   琰

责任编辑 / 赵宸萱

审核签发 / 李燕飞   李   璐

投稿&加入我们tjzhictw_bgs@126.com

青春中环人
共青团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委员会、学生委员会、青春中环人媒体中心、学生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官方平台;在思想引领、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志愿服务等领域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