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土上的油画梦:醴漂艺术家孙双泉的跨界与坚守

政务   2024-10-02 13:02   湖南  


千年瓷都醴陵,陶瓷艺术如同千年流淌的渌江之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瓷都的怀抱中,有一位来自苏北的青年艺术家,他以油画为基,陶瓷为媒,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在瓷土上描绘出独具一格的绚丽画卷。他就是孙双泉,一位扎根醴陵、在陶瓷上绽放油画之花的艺术家。

像孙双泉这样从外地来醴的艺术家,有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醴漂之家”。在2024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上,孙双泉的作品也在“醴漂一族 2024陶瓷作品展”上展出。



瓷缘:当时只道是寻常

孙双泉与醴陵的结缘,始于大学时期的一次偶然。2005年,因同学的邀约,他第一次来到这片瓷器的沃土,当时他对瓷器知之甚少,对醴陵也是鲜有耳闻。“当时同学送了我一件分水花瓶,但那件瓷器毕业寄回老家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分水瓶的意外破碎,不仅没有阻断他与瓷器的联系,反而成了他艺术探索之旅的起点,那份对美的感知,如同瓷器上细腻的釉色,渐渐在心中生根发芽。

当时的孙双泉也不会想到,这次偶然之旅会是自己艺术生涯的转折。后来,他前后来过两次醴陵,每一次的到来都让他对陶瓷艺术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和向往。2010年,孙双泉正处于职业的迷茫期,作为一名油画专业出身的艺术家,他在家乡做了两年的培训后,选择了成为自由职业者。“那次来醴陵,当时就是画了一个烟灰缸,觉得挺有意思的。”孙双泉说。这次尝试不仅让他重新找回了创作的乐趣,也让他意识到,将油画与陶瓷相结合,或许能走出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于是,他决定留在这片土地上。这一次,他不仅带来了自己的艺术梦想,还带来了女友,在这里共同开启了新的生活。



跨界:油彩共瓷土一色

孙双泉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有着扎实的油画功底。然而,当他踏入醴陵这片瓷器的世界时,他并没有被传统的陶瓷艺术所束缚,而是选择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将油画技法融入陶瓷艺术中。这一尝试,不仅让他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之路,也推动了醴陵釉下五彩瓷艺术的创新。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刘劲松对孙双泉的评价颇高:“在醴陵釉下彩,现在双泉这种油画形式,通过釉下彩的手法表现,应该是他自己探索的一条路子。”这种评价,不仅肯定了孙双泉的艺术创新,也鼓励了他继续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在孙双泉的职业生涯中,刘劲松无疑是他前行的重要引路人。初到醴陵,孙双泉有幸遇到并师从刘劲松。“他的艺术造诣真的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很多工艺品都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过于追求细节的累积,最终导致作品可能会显得过于繁琐,让人看久了容易感到疲惫和压抑。刘老师主张在细节和整体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他告诉我,创作时不能一味地追求每个局部的完美,而忽略了作品的整体效果和意境的营造。”孙双泉说。这种虚实相生的艺术理念,让孙双泉深受启发,在刘劲松的影响下,他的创作越来越流畅自如,作品既有丰富的细节,又不失整体的和谐与美感。



匠心:不吝推敲见沉淀

在醴陵的日子里,孙双泉全身心投入到陶瓷艺术的创作中。他将油画的技法与陶瓷的工艺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独具风格的作品。在他看来,油画与陶瓷虽然材料不同,但精神内核却是相通的。

“每一种材料都有它自身的语言,你需要去研究它的特性,然后符合它的材料特性去创作。”孙双泉解释道。他通过不断尝试与摸索,逐渐掌握了在瓷器上作画的技巧。从炼泥到成型,从彩绘到烧窑,每一步都需精心策划,不能有丝毫马虎。

“古典油画与陶瓷工艺在制作上有很多相通之处,都需要一步步去完成,不能一蹴而就。”孙双泉说。他的作品中,既有油画的细腻与丰富,又有陶瓷的温润与光泽,两者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坚守:窑火无情初心在

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孙双泉也遇到过不少挑战和困难。他坦言,自己在某段时间里曾陷入过创作的瓶颈期,甚至对画画产生了反感。但正是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让他在不断自省的过程中完成蜕变,最终走出了心中的困境。

“那段时间真的很困难,拿不动笔,画啥都不想画。”孙双泉回忆道。但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调整心态,重新找回创作的动力。他意识到,只有坚持初心,才能走得更远。

在创作过程中,他也时常会遇到窑火无情的情况。有时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作品,在烧窑过程中却出现了瑕疵或与自己想象中的有出入。面对这种落差和遗憾,他选择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去面对。“可能是做的时候还差了一点点。”他说。这种自我反思和鞭策,让他在不断改进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问及特别的作品,“《庚子之春》!”,孙双泉脱口而出。这幅作品创作于2020年,正值新冠疫情肆虐之际。孙双泉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方式,记录了那个特别的春天。画面中,病毒以抽象的形态出现,与人类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疫情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同时也让我对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我希望通过这幅作品,传达出一种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在黑暗中点亮光明的力量。”谈及《庚子之春》的创作灵感时,孙双泉如是说。这幅作品在展出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共鸣,最终被中国工艺美术馆馆藏。



醴陵: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醴陵的这些年里,孙双泉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单身一人到如今的四口之家,他的生活重心逐渐从个人创作转向了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兼顾。但他对陶瓷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却从未改变。

“生活差不多,但改变还是挺多的。”孙双泉感慨道。他坦言,自己以前更加自由自在,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有了家庭和孩子后,他的心变得更加安定,也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踏踏实实做事,把陶瓷做好,把艺术做好”,孙双泉说。

谈及一年一度的瓷博会,孙双泉用一个贴切而富有深意的比喻描述它:“每个人每年都要过年,瓷博会相当于我们陶瓷产业过年的那种感觉。”就像是每年春节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一样,虽然每年瓷博会的具体细节或许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但那份独特的氛围与感受,却是历久弥新,难以忘怀。



行者:立志欲坚不欲锐

从苏北到醴陵,从油画到陶瓷,孙双泉的艺术之路充满了挑战与变革。但他始终坚守着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用画笔和窑火耕耘着自己的艺术梦想。在他看来,艺术不仅仅是技术和工艺的展现,更是情感与思想的传递。

作为一位醴漂艺术家,孙双泉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他表示自己最大的隐忧就是行业的推陈出新,他希望更多的年轻、有能力的人能够加入到陶瓷艺术的行列中来,共同推动这一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发展,让陶瓷业百花齐放。为此,他不断探索与超越,期待着自己的作品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对醴陵陶瓷的未来,孙双泉满怀憧憬与期待。“从釉下彩技术的视角来看,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器具的前景无疑将日益广阔。”孙双泉分析道。对绿色环保和健康生活的追求已成为普遍趋势,釉下彩凭借其工艺特性,不仅确保了色彩的持久鲜艳,更在环保与安全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

他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工艺的传承,陶瓷艺术将会焕发出更加强劲的生命力。而他,也将继续在瓷绘之间、油画之魂中耕耘不辍,用他独特的艺术语言,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和感动。

这次瓷博会,别忘了来醴陵,孙双泉的作品在中国陶瓷谷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展厅展出,期待与你相遇。



111111

文       字 / 杨妍雪
编       辑 / 彭佳欣
原创文章版权为醴陵市融媒体中心所有,如有意转载,请事先联系我们获得允许并注明出处!后台留言或电话联系0731-23249388。
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爆料热线

0731-23233958

醴陵发布
中共醴陵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外发布微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