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2月22日,陈谭秋为了革命送走孩子,一封家书见证其不舍——“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
陈潭秋与妻子徐全直
一潭秋水澄天下,陈潭秋信中,既无豪言壮语,亦无铿锵誓言,字里行间,唯有细水长流般倾诉着对亲人的牵挂,子女的寄养。那对夫妻,并非不深爱自己的孩子。然而,为了革命的崇高事业,他们不得不咽下苦果,作出将孩子寄托于外家的沉重抉择。在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字句背后,隐藏着的是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演绎着一曲催人泪下的生命悲歌。
家书原稿
陈潭秋曾说“我死后要化作一捧黄土,铺在通向胜利的路上”。
在大多数人面前他可能仅仅是个只会读书的文静书生,但在往昔岁月中,他曾以战士的英姿挥枪疆场,于烽火连天中负伤而来。在他身上,淋漓尽致地映现了一位革命斗士的豪情,将国家的命运视为己任,乃至生命所系。
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的一所阴暗的牢房里,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用他的鲜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画上了浓重的一笔。他的一生,是对“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最好的诠释。他的牺牲,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夜空,虽然短暂,却照亮了后来者的道路。
而我们新一代青年更要将陈潭秋先生的精神化为明灯,为信仰克服艰难,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
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第三批实践项目
(编号 :2023WSYJ100088)
文 稿:张 越 视 频:刘欣悦
编 辑:刘一璇 责 编:郭芮搏
总 编:陈 羿
初 审:梁 磊
终 审:王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