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金石气与书卷气,如何理解?

文化   2024-11-12 00:01   黑龙江  


中国最专业的书画艺术品收藏、学习、交流、交易平台,满足普通大众“亲近艺术、感悟生活”的文化空间!集书画交流、研讨、鉴赏、养生、文论于一体,旨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书画艺术,宣传高端书画人才,打造优质的书画艺术交流平台

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而金石气与书卷气则是书法风格学中的两大书美类型,它们共同构成了书法风格史中的两大风格系统。金石气指的是种种铜器铭文、刻石书迹等书法作品,具有朴茂、刚直、深刻的风格特征,是古代碑学书家们所推崇的书法风格。而书卷气则是旨在表现书法作品中的轻松、流畅、遒劲、灵巧的形式美感,是古来文人书画家所强调的书法审美的特征。在实践中,金石气与书卷气的不同趣味共存于书法风格的历史演化进程中,二者既具有各自独立的书法审美价值,又相辅相成地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形式表现技巧。

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了解金石气与书卷气的区别不仅能够认识不同书法风格类型的内涵和特征,更能够从中吸取创作灵感,让自己的书法作品更具个性和深度。通过深入理解金石气与书卷气,我们可以发现书法艺术中的无穷魅力并探索自己的书法路程。

石鼓、钟鼎、汉魏碑刻等古代刻铸铭文书迹的细节,它们经过历史风化剥蚀的面貌,向人们呈现这些书画品中透出来的金石味。这种金石气是不同于帖系书迹的书美,石鼓、钟鼎、汉魏碑刻,有一种雄浑古拙之感,即所谓“金石味”。这种味道是由制作工艺和历史的风化剥蚀过程造就出来的。古人创作书画时,自有一股雄悍之气。这些艺术品在刚刚创作出来的时候已经很好了,但经过千百年的时间,它们的面目更加增添了一种原本所不具备的美感——古意和金石气。这种美感与制作工艺、历史的风化剥蚀有关。

清代碑学书家们从石鼓、钟鼎、汉魏碑刻等古代刻铸铭文书迹中发现了与帖系书迹迥然不同的新的书美,并用毛笔仿效其意。其成功的艺术实践不仅创造了清代碑学书风的新的书美境界,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书法艺术的形式表现技巧,尤其是笔法。这种艺术创造是出自其主观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欲,是一种自觉的艺术创造。

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

与之相对而言,,晋唐法帖则是典型的书卷气。尺牍、卷轴、册页等墨迹都归于帖中,而刻帖则是以这些墨迹临摹、刻制而成,力求忠实于墨迹,却不能再现笔墨的细微变化。而且由于复制、刻印、拓印的的作用,与原迹有相当的差距,因此法帖的几经翻刻,其失真程度也就比较严重了。然而,由于历史条件所限,碑帖书风在宋后、清两代大盛之前,学书的人一般都是靠刻帖,而真正有条件在法书墨迹上直接取法的,几乎没有。

书体演变期所刻铸铭文,由于传世甚多,后世书家研习篆隶古体,皆以此为法,对其浸润金石气息之体势及其笔法,自然也就接受了这种书法技巧。清末以来,篆隶时代的手书墨迹实物已经出土日多,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不同于篆隶书迹所刻铸铭文的书美意趣,这是从属于书卷气的书美趣味。

赵孟頫 赤壁赋

中国书法有金石气和书卷气是两种不同的书美风格类型。前者源自碑系书迹,侧重于金石之气;后者则源自帖系书迹,打造书卷之气。有些书家在碑和帖之间兼融,创造出融合金石气和书卷气的独特风格。但通常来说,一般华丽的帖以书卷气为主,而硬朗的碑则以金石气为主。

有一种观点认为,书卷气是由于读书多、学识修养高而产生的一种学问气质,其实书卷气是取决于书家的主要取法对象为帖系书迹,是由继承关系直接造成的。在清代碑学风潮中,许多书家虽然在读书多、学识修养高方面与帖学书家相当,但他们的书风在形式美感上并不具有明显的书卷气。因此,书家的主观追求和取法途径对书法的金石气和书卷气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感谢点击"在看"祝福健康、快乐、幸福!▼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和收藏名家作品,中国书法微信平台每周日推出各类艺术家的优秀的作品以满足普通大众亲近艺术、感悟生活的需求!欢迎大家关注本微信公众号中国书法(微信号:ChineseCalligraphyAF):中国最专业的书画艺术品收藏学习、交流、交易平台互相讨论学习。

欢迎您加入“中国书法”平台,也欢迎您加入“青年文摘”微信公众号和“读者在线”微信公众号。希望可以通过您的帮助加快平台的影响力,我们会努力的做好平台的服务工作,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有人用微信聊天,有人却在微信中学习,成长。下面是最HOT公众号,赶快试试新的关注方法吧!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集书画交流、研讨、鉴赏、养生、文论于一体,旨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书画艺术,宣传高端书画人才,打造优质的书画艺术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