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素质传媒市场推广团队 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文化   2024-12-10 07:40   江苏  



打造高素质传媒市场推广团队

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重庆市博物馆协会秘书长 

雷学刚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强调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12月5日,四川省博物馆学会传媒和市场推广专业委员会以“融媒眼中的博物馆”为主题召开年会,与会专家进行主旨分享与分组交流,碰撞形成新的思想火花。四川博物馆的传媒和市场推广工作一直谋划在前、行动在前、在中国文博界作了示范与表率,值得川渝文博行业乃至全国文博界学习借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博物馆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都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代。全国博物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为传媒机构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内容与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



作为专注博物馆建设发展的媒体人,就是要具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传承传播的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为弘扬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博物馆需要通过精心策划市场推广,把自身的陈列展览、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文创开发和学术科研最大限度地对社会公众发布,从而为传媒机构提供生动精彩的内容支持,进而达到互为支撑、相互促进、有效转化的良性互动效果。


当今是一个传媒十分繁荣的时代,市场推广这个“最大流量”终将成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传媒已经成为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主战场。据抖音发布的《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统计,抖音上博物馆相关视频播放总量为513亿次,是全国博物馆一年接待观众人次的66倍,超99%的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内容在抖音都能找到。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文博探索节目、快手“博物馆请回答”系列活动等持续升温,引起全民“围观”。实践反复证明,传媒是市场推广的“助推器”,将为博物馆积攒人气提供“众星捧月”的聚焦效应;传媒是市场推广的催化剂,为博物馆“拓宽受众”提供“百花齐放”的裂变效应;传媒是市场推广的“及时雨”,为博物馆“正面宣传”提供“点石成金”的蝶变效应。传媒的市场推广让博物馆变得熠熠生辉、光芒四射,带火了带红了一家又一家博物馆,让更多的博物馆和观众看到了传媒与市场推广的巨大潜力和魅力。



当今是一个信息传播爆炸的时代,市场推广这个“焦点分析”终将为博物馆与传媒合作提供“内容支撑”。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传媒公司通过改革实现报、网、端、微、号等协同生产,而市场推广聚焦目标群体,进行分层次、有目标地甄选“内容”,让信息传播更具辨识度、更加精准高效。博物馆要脱颖而出、博取“观众眼球”,必须深度聚焦受众需求,坚持内容为王,打造出精品力作。博物馆进行市场推广,首先,要因地制宜,坚持原创与策划并重,以独特的融媒体视角呈现地域文化,满足观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其次,要量身定制,从理念、内容、体裁、手段、形式等多方面进行革新,进行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确保“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伸到哪里”。再次,要灵活多样,充分挖掘馆藏文物特色,切忌千馆一面,精心打磨并呈现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的优质报道,始终抓住新时代博物馆文化交流传播的“焦点”。



传媒与市场推广只有“比翼双飞”,才能增强博物馆的创新力、传播力、影响力与美誉度。随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与传媒、市场推广的关系更加紧密,逐步呈现一体发展的良好态势。传媒与市场推广好比博物馆发展的“双翼”,让文物“活”起来,文化传播有了质的飞跃。未来,博物馆应建设强大的传媒矩阵,探索跨平台、跨媒介的传播模式和更加立体多元的传播体系,重塑新的融合传播生态,实现双方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应锻造一流的传媒和市场推广团队,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发现力与呈现力,增强对智能媒体传播体验的创新力与创造力;应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品牌,把握博物馆文化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以优质内容、精品栏目增强市场推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观众对博物馆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为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锦上添花。


雷学刚,笔名田雨,男,土家族

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教授,文博研究馆员

重庆市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本文为作者向博物馆头条编辑部投稿






博物馆头条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直属国家文物局,指导“博物馆头条”发布博物馆行业发展研究成果与“中博热搜榜”系列数据调研榜单;行业内刊《全国博物馆周报》编辑中心;以专业视野链接全球博物馆,以数据视角赋能博物馆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