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盘旋、俯冲……1月22日,在位于乌鲁木齐的新疆国际大巴扎,鹰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杰恩斯汗·沙拉皮和鹰舞少年的连贯动作,引来阵阵欢呼。“社火一开演,年味就有了。”卸下道具,杰恩斯汗·沙拉皮面露喜色,“春节申遗成功,我们也很高兴,希望往后的日子像社火一样‘火’!”社火闹年,年复一年。激昂的鼓点敲出了浓浓的年味,高亢的唢呐点燃节日气氛,各地游客和本地市民驻足观赏这场文化盛宴,感受巴扎里的新年。
![]()
年关将至,河南鹤壁浚县古城热闹起来,第十七届中原(鹤壁)民俗文化节正在这里举行。75岁的浚县白寺村村民刘建骑着电动车跑了近20里路,就为来看一看西路大平调表演。“好!好!”行至浚县古城遏云楼,还没看清表演内容,戏迷的叫好声便传到耳边。
中原(鹤壁)民俗文化节上,一名演员在表演。图源:人民日报遏云楼不远处,国家级非遗浚县泥咕咕市级传承人王红瑞摆开摊位,小飞燕、大斑鸠、摇头狮、小彩蛇等泥玩栩栩如生,引来不少游客驻足。专门为蛇年推出的“巳巳如意”蛇,透露出别样的民俗风味。
![]()
浚县泥塑泥咕咕。图源:视觉中国
自腊月二十三祭灶起,至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贴春联、挂年画、守岁、拜年、舞龙舞狮等一系列传统习俗,共同编织成春节独一无二的文化盛景。这些习俗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幸福生活的热切憧憬与美好祈愿,彰显出浓郁的人文情怀与社会价值。春节申遗成功带火了非遗,今年,游客“追着非遗过大年”的热情高涨。欢欢喜喜过大年,自然离不开原汁原味的年俗体验。
![]()
“打铁花”表演。图源:视觉中国
“今世簪花,来世漂亮。一定要去泉州,体验一次簪花。”社交媒体上的推荐吸引各地游客前往泉州蟳埔村学习簪花技艺。安徽歙县的夜色中,鱼灯轻摇,光影交错,热闹的鱼灯巡游活动让人们看到了非遗歙县鱼灯所承载的文化传承。江西婺女洲的打铁花与火壶表演、四川阆中的舞草龙、延安陕北说书……丰富多彩的非遗无疑将成为春节期间最吸睛的亮点。
![]()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灯会,“簪花女神”灯组。图源:视觉中国
成都90后女孩陈璐早早为一家人安排了春节江西之旅。“年年都在成都过年,今年全家一起去江西,体验‘敲瓷碗’、打年糕,感受别样年俗,期待满满。”陈璐说。来自重庆的00后女孩林依哲春节将来到北京,过个不一样的年。“除了去天安门、故宫,逛庙会也是我这次旅途的不二之选。”林依哲早早做好攻略。她说,春节期间北京将举办20多个庙会、灯会、游园会,这些活动,一逛就停不下来。
![]()
2025年1月24日,成都市郫都区千年古镇唐昌古城举办迎春庙会。图源:视觉中国
新疆昌吉游客李园跨越万里,奔赴福建泉州过年。“南音缠绵悱恻,木偶戏栩栩如生,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韵味,灯会、踩街、非遗鱼灯车巡演等活动,真攒劲!”李园兴味十足。古老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交融。无论是泉州古城的韵味悠长,还是北京中轴线的风采熠熠,抑或是江西年俗的独具一格,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活动不仅传承和弘扬了春节文化,也让这个春节的年味愈加浓郁。
![]()
山东临沂的“送火神”年俗。图源:视觉中国
作为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人们对于年俗文化体验的热情高涨。游客对年俗体验的热情带火了不少小众旅游目的地。出行平台相关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泉州、潮州、汕头、自贡、大同、兴义等地热度飙升;铜陵、黄山、漳州等地游客量增长明显。与此同时,春节期间入境游热度大增,来华体验中国年在海外社交平台上蔚然成风。![]()
1月23日,外国游客“打卡”芜湖古城,体验非遗糖画制作技艺。图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