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鱼?价值1199999元,我也要去捕!

教育   2025-01-11 10:35   北京  

注意看!我们脚下的不是地面,是湖面!我们踩着的不是土地,是冰层!
哇!好酷,这是在哪里?



这里是位于北纬45°的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查干湖,水域总面积420平方公里,约有140个足球场那么大。


每年12月底时
湖面冰层厚度
大约在40厘米到50厘米
车辆可以在冰面行驶
马匹可以在湖面转圈
甚至你也可以来凿冰
捕出肥美大鱼
心动了吗?
快来一探究竟!
本报记者:刘毅敏

我的家乡在吉林,吉林西部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有一座湖,叫查干湖。

每到12月中旬,北国大地千里冰封,查干湖上却是一派热闹景象。每到冬捕时节,天刚蒙蒙亮,勤劳的渔民就戴着狗皮帽子,穿着羊皮袄,赶着马爬犁,拉着冬捕工具,赶往大湖深处。伴随着响亮的吆喝,马匹拉动绞盘,长达2000米的渔网破冰而出,万尾鲜鱼在冰上劲舞开来,一派沸腾的收获景象……

没错,这就是享誉全国的查干湖冬捕。

查干湖冬捕是中国北方唯一一项仍然采用原始捕捞技术的渔业生产方式,冰镩打眼、扭矛走钩、冰下行网、马拉绞盘……这种渔猎方式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纬45度以北的“冰湖腾鱼”也成为我家乡的“金名片”。

早在辽金时期,查干湖就是皇室狩猎的地方。每年冬至过后,到次年初春,是湖鱼最为肥美的季节,皇帝便带领群臣、嫔妃,从京城来到查干湖,巡查、狩猎。这被称为“捺(nà)钵(bō)”。据史料记载,有9位皇帝在这里共举行过100多次“捺钵”。岁月变迁,“捺钵”已成为历史,但冬捕的传统却一直绵延至今。

原始捕鱼手艺一起沿袭至今的,还有自成吉思汗以后便代代相传的祭祀仪式——“祭湖醒网”。渔民祈求上苍赋予他们最神奇的力量,让他们在这场与大自然的博弈中满载而归。但是,勤劳、朴实的渔民有着自己的坚守和底线: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渔网留有6寸大网眼,将小型鱼都留在湖里。这不仅可以维系生态平衡,也可以留给后人宝贵的生态财富。

科学捕捞、增殖放流,加之每年长达半年以上的休渔期,如今的查干湖已步入生态渔业的发展新模式,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多赢。

今天,“冰湖腾鱼”的热闹景象不再只是一幅渔民生活图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历史习俗,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文化扩音器”,正招揽着四海游客来体验这神奇鲜活的民俗之旅、风光之旅和文化之旅。

我,在查干湖等你!


供稿 吉林省少工委

作者 吉林省长春市新区吉大尚德学校 赵清可儿

指导老师 李婷


值班编委:王仁芳 孙彦

编辑/排版:钟子维

审校:李明 魏金宇

中国少年报
少先队官方队报,陪伴一代代少年儿童茁壮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