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里的柔软时光
海平
1.
风轻轻敲着窗,透过玻璃渗入屋内的光,温润得像一层纱。屋子里是静谧的,唯有时钟嘀嗒作响。某个声音提醒我,年,又来了。
年像一只躲在时间缝隙里的小兽,悄无声息地跑进心里。它长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总能捕捉到生活中那些柔软的、温暖的碎片。孩子的笑脸,厨房里飘出的香味,父母整理房间时低声的嘟囔,这些细小的画面仿佛被年的小爪子轻轻拍下来,藏进记忆深处。
年是轮回的,也是成长的。不管我们多么努力地守住它,它还是像手里的沙一样溜走。可我愿意相信,年从来不是用来遗忘的,它更像是生命的缝合线,将时间的碎片一针针缝进温暖的画布上,让我们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触摸到它柔软的心跳。
2.
小时候,年是热闹的,是一只缀满彩灯的小风筝。大人们忙着贴春联、摆年夜饭,孩子们则追逐着春天的风跑来跑去,身上的新衣服发出沙沙的声响。年是欢笑和糖果,是那种甜到心尖的满足感。
可是长大后,年变了,变得沉默,也变得深沉。那些年味儿好像散在了时光里,甚至有些遥远。我问自己:“是不是我失去了什么?”后来才明白,并不是年变了,而是我们看待年的方式变了。年不再是一个绚丽的烟花,而成了一盏守在冬夜里的灯,默默为我们守候。
我们带着不同的愿望迎接年,却常常在无声中与它擦肩而过。它就像一列火车,从远方驶来,又驶向远方,而我们不过是站在站台上,匆匆一瞥。但幸运的是,即使年离去,它总会留下什么——一份牵挂,一声问候,或是某个夜晚,我们对自己的低语。
3.
过年回家,是每年最温暖的朝圣。家的模样,总是在时光的打磨中变得模糊,又清晰。墙上的裂纹,门前的老树,甚至灶台边升起的炊烟,都像是在低声诉说:“欢迎回来。”
祖父的声音从记忆里走出来,他的胡须已经泛白,可声音仍带着笑意:“过年了,多吃点。”桌上的菜热气腾腾,像是为时间里积攒的空白涂上一层温暖的颜色。母亲在一旁整理着碗筷,指尖微微颤抖,她小声叨念着:“不要浪费,吃不完的记得明天热一热。”我看着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饭后,我们带着纸钱去祖先的墓前。父亲跪下磕头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他,那时他也曾背着我说:“年,是敬畏。”可我知道,他敬畏的不是年,而是生命本身。这种敬畏传递到我身上时,变成了一种柔软的感触。我们跪在墓前,仿佛跪在时间面前。
4.
年是个有灵性的东西。它不是简单的节日,它是我们与时间的对话,是我们对生命的祭奠。每个人都在年的轮回里走过,留下自己的足迹。那些足迹被时间覆盖,却不会被完全抹去。它们变成一条隐形的小径,连接着过去和未来。
我总是忍不住在年里想一些哲学的问题:时间是什么?它究竟是无情的吞噬者,还是一种温柔的成全?答案或许藏在年的深处。它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流逝,也教会我们如何珍惜拥有。那些在年里消失的人和事,其实并没有真正离开,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化作了年本身。
于是,每一次过年,我都觉得像是一次重生。过去的种种不如意随着鞭炮声被送走,而未来的希望随着清晨的阳光涌入心间。年不是一个结束,它是一扇门,通往新一轮的旅程。
5.
今年的年夜饭依旧简单,菜肴不多,但每道菜都饱含温情。父母坐在对面,小心翼翼地把最好的一块肉夹给我。弟弟喝着酒,絮絮叨叨地谈未来的打算。他们的脸上泛着笑意,那笑容好像能融化冬日的寒冷。
年是我们之间的桥梁,它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无论走得多远,它总会把我们带回最初的地方。那地方不是某个具体的家,而是一种感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
当年的鞭炮声渐渐远去,夜色变得深沉。我站在窗前,看着天上零星的几颗星。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年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团聚和喜悦,它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它提醒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都值得珍惜,每一刻都可以是新的开始。
更多作品 敬请关注
分享、点赞、点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