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和解 | 丁立梅

文摘   2025-01-10 00:05   黑龙江  

与自己和解

作者:丁立梅

一只瓢虫,爬上我的书桌。我用一本书去挡它的道,它稍稍愣了会儿,仿佛有点纳闷。尔后它伸出触角,小心地碰了碰那本书。那本书对于小小的它来说,无异于一座山丘。我以为它要一往无前的,然它放弃了。

它果断地转身,向着别处爬去。我又用书去挡,它诧异地停下,重复先前的动作,用触角去碰那本书。等它确信,自己不能推翻那本书时,突然扇动翅膀,飞到近处的窗帘上。稍事休息后,又继续它的愉快之旅。我把窗子拉开一条缝,很快,它从那条窗缝里,爬出去了,回到了它的大自然。

我在心里祝福这只瓢虫,它很聪明,懂得与自己和解。

我们,有时却不及一只瓢虫。认识一个叫荷的女子,才华横溢,写一手好文章,漫画也画得极有特色,是一家出版公司的图书策划编辑。出色的才干,让她很快脱颖而出,成了那家出版公司的顶梁柱。

白天,她奔波在一家又一家的图书市场,搞调研,写策划方案。晚上,她一头埋进约稿堆里,写作,画漫画。常常她的文章写完了,漫画画好了,窗外的天空,已发白。

“累,真累。”这几乎成了她的口头禅。她的日子里,仿佛覆盖着一场又一场大雾,茫茫复茫茫,无尽头。她没有时间完完整整听一首音乐,没有闲情去看一部电影。更遑论听听花开的声音,看看云飘的样子,她甚至没有时间好好谈一场恋爱。

她也知道这样的日子,过得很不是滋味,整天憔悴着一张脸,未老先衰,却不能停下奔跑的脚步。“我一天不努力,也许就被别人甩得远远的了。”她说。

重重压力之下,她变得越来越不快乐,最后,竟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一天,她趁人不备,跳了楼。

生命之弦,原有它承载的极限和底线,绷得过紧,势必弦断。

朋友倩也曾是个十分要强的人。她经营一家大型超市,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常常累得人仰马翻,心情烦躁。直到有一天,四岁的女儿哭着对她说:“你不是我妈妈。”她大惊失色,忙问为什么。女儿答:“小朋友的妈妈,都陪小朋友玩,你从来没有陪我玩过。”

倩的心,像被一把锐器划过,尖利利地疼。那天,她放下手头的一切工作,带女儿去逛公园,陪女儿去吃必胜客,她们一直玩到很晚才回家。月亮升起来了,皎洁圆润,她和女儿头挨头地在一起看月亮。

女儿摸着她的脸,稚嫩的声音,把她的心泡软。

女儿说:“妈妈,你的脸像月亮,我好喜欢呀。”倩的眼睛湿了,那一刻。她忽然明白了,她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此后,倩放缓了前行的脚步,主动与自己和解。现在她每天都去幼儿园接女儿。

当她牵着女儿的小手,从一棵一棵的梧桐树下走过,从大朵大朵的美人蕉旁走过,小麻雀们排着队在树上唱歌,她嗅到了幸福的味道,浓烈的,花香般的。

——仅供交流学习,文字版权归原所有。




朗读者:陶然,播音员,硕士生导师

 



更多作品 敬请关注



分享、点赞、点亮

↓↓↓


陶然朗读
不喧哗 自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