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邻星球上,有人形机器人

楼市   2024-10-22 20:04   湖南  



某一天的傍晚,你边看电视边对人形机器人说:“我渴了。”随即,它走近冰箱,拿出一罐你最爱的可乐,走回来递给你。

这一天,并不遥远。

人形机器人,是具有类人形态和功能的机器人,集高端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于一体,是机器人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和未来产业的新赛道。

近日,笔者探访湖南湘江新区企业比邻星科技,了解这一风口上的企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惊喜?

高位出圈:带着光环诞生

走进比邻星科技的实验室,只见一台六轴机械臂正根据指令灵活地伸展、旋转,一套动作一气呵成……

在比邻星科技创始人周博文看来,智能机器人研发是一项比较枯燥、复杂,但很有成就感的工作,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探索,进而取得一些小突破,经过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才有可能取得成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比邻星科技是一家带着光环诞生的“明星”企业,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的指导下成立。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于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均有着二十余载的资深行业经验,这为企业构建跨学科、高水准的研发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短短数年间,比邻星科技建立了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科城产业化基地、王耀南院士制药行业智能机器人产业化基地、王耀南院士饮料行业智能机器人产业化基地、长沙市专家工作站等。

高位出圈的背后,是比邻星科技多年来驰而不息的有力见证。

“企业之所以取名比邻星,是因为比邻星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虽然其亮度较低,但它仍源源不断地散发着光和热。”周博文说,做科研的也应如此,要像比邻星一样,持之以恒,力争用技术“点亮”生活,用产品造福社会。

研发之“痛”,非亲历无以知其切。

“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就是一路‘升级打怪’的过程,痛并快乐着。”比邻星科技技术副总监李艳斌回忆道,2021年,正值比邻星科技创立初期,彼时的研发团队意气风发,正准备大展拳脚。

面对疫情,让这一切按下了缓冲键。“纵使行情不好,我们也要勇敢面对,先修内功,再练外功!”公司立即调整战略,李艳斌介绍,科研团队专注做研发,与客户保持线上的密切沟通,精准了解客户的需求,积累优质的配套资源。

直面“痛点”,一路“升级打怪”

然而,研发注定是一段艰辛、漫长的旅程,“拦路虎”们一波接着一波。

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预期,赢得客户喜爱?如何控制成本和定价?怎样又快又好地实现产品更新迭代?这是智能机器人行业共同面对的“痛点”。比邻星科技又该如何应对呢?

比邻星科技研发团队不畏惧前路艰险,用研发成果向人们证明了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六轴机械臂的开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市面上传统的六轴机械臂产品负载在3公斤左右,且价格昂贵,而比邻星科技的六轴机械臂定位在1公斤级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李艳斌介绍,六轴机械臂的关键零部件是电机和减速器,如果整体采用谐波减速器固然能保证产品质量,但成本高昂,这会导致产品定价不菲,不利于市场推广。

如何破解此难题?团队费尽心思,创新研发模式,改良技术。

“我们通过优化机器人结构、电控系统的方式,将行星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相结合,这样既保证了六轴机械臂的性能,又控制了成本。”据了解,六轴机械臂一经上市,便引起了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广泛关注。

在多所创新实验室里,只见它时而弯曲成各种角度,时而迅速翻转“手腕”,其惊人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令人赞叹不已……六轴机械臂不再局限于冰冷的工厂车间,而是摇身一变成为教学科研设备,给用户们上起课来。

“课堂的体验感真是太棒了,这款机械臂果然名不虚传!”体验过后,用户们不禁为机器人“老师”打call。经过反复打磨与数次改良,目前,六轴机械臂已经投入生产。

比邻星科技将六轴机械臂同大模型结合起来,通过语音识别让机械臂自动完成指令动作,从而帮助高校教师开展软硬件层面的各类科研工作。有了这些优化功能,这款产品备受客户青睐。

“六轴机械臂的结构设计、电路原理设计、上位机软件算法、底层运动控制算法等被全部开源。”李艳斌补充道,这种全方位的开源方式,意味着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和软件框架将全面开放。“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用户不仅仅知道如何使用机器人,更能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原理与逻辑,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跨越。”

深耕厚植,成果遍地开花

在比邻星科技宽敞明亮的展厅内,形式各样的机器人陈列其中,“各显神通”。其中一个高大、逼真的人形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

“你看,这就是我们在不断改良的‘人形机器人’。研发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开发让它双臂协同工作的算法,使它的双臂和人类的手臂一样灵活。”李艳斌提到,在研发过程中,大家不断调整算法,解决机器人运动中的姿态和碰撞等问题,并不断进行升级优化。

人形机器人缘何被追捧?

“众所周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劳动力正变成一种稀缺资源,而人形机器人的出现就能有效改善这一现象。”李艳斌介绍,该机器人经过特定的算法编程后,不仅可以在接待、餐饮、咨询等生活服务方面提供帮助,日后还能应用于生产线作业、巡检与安全监控、协同作业等工业场景,帮助工人们解放双手,切实提高生产效率。

如今,这些被比邻星科技“调教”过的机器人已获得100多项发明专利,被应用于全国100多所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脚步遍布广东、山东、四川、安徽、河北等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可谓是遍地开花。

经过3年多的发展,比邻星科技一路稳扎稳打,目前,已开发出7个系列,近30款智能机器人,凭借出色的研发实力和优秀的创新能力走在行业前列。

技术的突破,重新点燃了人们对人形机器人的热情,而产业发展的窗口期,则让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力。

《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1.58亿元,预测到2030年将达近380亿元。

未来,比邻星科技将专注于产品的更新、迭代,打造核心竞争力,争取在智能机器人这一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



推荐阅读


 1.牢记嘱托加油干|千年学府使命惟新


 2.大科城里的深海设备,亮相中国国际矿业大会

 

 3.中南大学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来  源|湖南日报 • 新湖南

编  辑|实习编辑 郑璐畅

投稿邮箱:ylsdxkjc@163.com

岳麓山大学科技城
聚焦“自主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高端人才集聚地”的建设目标,遵循校区、城区、景区、园区“四区联动”的建设路径,致力打造“中部崛起新引擎、湖南创新新高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