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需求工程、架构设计实用书籍推荐

文摘   科技   2025-01-09 07:00   北京  
  欢迎关注,共同精进  


前两天听《得到头条-榴莲热:中老铁路,怎样重塑水果贸易》的一个感受。

这期节目中关于“碰撞测试假人”事例里有一句总结:

技术的本质,不是一个点,而是一张网!

这让我联想到几年来学习系统工程、需求工程、MBSE的感受,套用一下就是:

系统工程,不是一个点,而是一张网!

今天结合学习经历分享一下感受。


01

技术的本质

不是一个点,而是一张网!


以下是事例的主要内容:

1977年前后,汽车碰撞测试假人投入市场;时至今日,一个假人售价也要100万人民币;卖这么贵有三个原因:工艺复杂、研发周期长、产量太低。

产量低是因为需求量少,所有应用场景加起来,每年只需要300个左右。所以没必要上自动化生产线,占全球七成市场的首美公司至今还在手工打造假人

中国湖南的赛孚汽车科技也掌握了造假人的技但目前制造假人的国际标准是美国人按照西方人的体型制定的。中国人和欧美人在体型上存在差异。在计算机仿真分析中,中国人体的假人损伤反应和现在通用的模型,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我们现在主要要攻克的,是制定自己的标准体系。

这个事例给了我们一个提醒。怎么搭建自己的技术优势?不仅仅要发明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搭建一整套关于这个技术的社会网络比如生产线、协作方式、行业标准等等。换句话说,技术的本质,不是一个点,而是一张网


02

系统工程的学习过程


我能从上面的话中联想到系统工程,是因为我在系统工程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有类似的感慨

最初我是从IBM的Raphsody开始接触到MBSE的。当时需求是完成工作过程设计验证后直接生成代码;但一番摸索下来,觉得用处不大,不如Matlab的Simulink&Stateflow好用、实用。

现在回头来看,当时需要的是“基于模型的设计-MBD”,Raphsody其实MBSE和MBD两者兼具。当初的认识还是太粗浅了。

之后的几年,都是在学习MBD。以MBD为开端,因为工作的原因,先后接触了一些MBSE软件公司厂商;因为先接受了MBD的理念,对于MBSE也逐步认同,但却一直没有找到MBSE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场景。

真正找到MBSE应用场景是通过DoDAF。我很多年前就接触过DoDAF,坚持自学了很多文章,但都似懂非懂。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某公司实际案例的启发下,认识到了它实际的工作价值和应用场景。通过实践,终于接受和认可了MBSE,虽说有了全新的认识,但实际上仍然很初级。

大概5-6年前,参加了几次MBSE培训。了解到了MBSE有三大支柱,但总觉得实际工作不只是建模。

其实通过前面说的DoDAF项目实践,我就认识到,重要的是建模时参考的设计结果,大部分公司都是参照甲方提供的设计结果来建模;如果是设计师工作中直接建模,重要的就是建模时他头脑中对设计的构思。

总结一下,MBSE模型只是结果,而形成模型的过程和方法才是关键。

模型形成的过程和方法,狭义的理解,是MBSE的建模方法;广义的理解,就是系统工程方法。

我是从MBSE的定义中得到启发,觉得有必要学习一下系统工程方法了。

最开始学的是《INCOSE系统工程手册(第4版)》,也是始于一次培训;课上听到了张新国的讲授,有醍醐灌顶的感觉;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方法、理念都对,但说句真心话,是真看不懂啊;究其原因,还是不知道怎么用,和实际工作结合不起来,所以认识每个字,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

再后来,拣起来早就有、但从没认真看过的《NASA系统工程手册》,因为觉得行业相近,应该能看出点门道。还真别说,这个选择是对的,终于找到了共鸣因为书里面有实际的案例,偶尔还有一些实际工作感受,都有很多启发,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很多相关的场景。

在此之后,因为实际工作的需要,我还从《NASA系统工程手册》扩展到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6版)》,之后还涉及到:

  • 《需求工程》

  • 系统架构:复杂系统的产品设计与开发

  • MagicGrid Book of Knowledge

  • 《编写有效用例》

  • 《用例分析技术》

  • SysML精

当然都是拣取有用的部分来学习理解。就这样一直学习到今天,发现还是有很多需要继续理解和学习的。这些方法工具想要用起来,似乎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其中通过系统的学习理解《MagicGrid Book of Knowledge》,我找到了很多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场景,哪怕是不用工具仅按方法去思考,依然获益匪浅。


03

系统工程
不是一个点,而是一张网!

通过学习我有点无奈的发现:每当我认为学懂了一个点,就发现它只是其中的一环,还有很多概念和方法等着去学习。
系统工程,真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张网!
初步总结了一下,这张网大概长下面这样:

这张网,以系统工程方法为核心,不断向外延伸;而且这张网还在编织的过程中。
各个领域都有详尽的方法论,都有丰富的标准,都有工具,都在不断地丰富完善,而且都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尤其是各类工具层出不穷,相互间的接口和兼容性也越来越好,目前正在逐步整合。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国外在这一领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优势。他们不仅发明了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一整套关于这个技术的社会网络

学以致用,学习系统工程方法是为了应用。但我发现,正是因为缺少这样的方法、技术、网络,所以系统工程、MBSE等等,推广应用才会这么艰难。

我想很多朋友,应该都和我有类似的MBSE、系统工程学习经历;都是从这张网的外围-工具或者相关案例开始的;工具和案例看着很有用,却不知如何入手,总觉得和实际工作格格不入。
其实通过我的学习、以我的体会,正像图中所示,方法论是核心、是关键;只有方法论才能使你快速形成全局的理解,能够结合实际工作快速找到应用场景

所以,学习过程中让我收获最大的基本书依次是:

  • 《NASA系统工程手册》
  •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6版)》
  • 《需求工程》
  • MagicGrid Book of Knowledge

  • SysML精

不过这些书都价格不菲,但如果你是同道中人,也算物超所值了,推荐你阅读学习,相信一定会让你学有所获。

如果需要电子版,可以联系我有偿提供。



04

写在最后
 

原本只想分享自己到的学习感受,只是因为偶然发现可以推荐商品-俗称带货,就插入了购买链接,然后搞得就像一篇广告文了

我的习感受绝对真实,推荐的书籍不需要可以忽略如果确实感兴趣需要学习,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心得体会。

业余时间写文不易,有收获的朋友敬请:

  • 转发、分享、在看三连,帮助推广

  • 关注、星标公众号“SE与MBSE漫谈”

  • 扫描文末二维码加我微信

  • 加入“SE&MBSE共进群”,与同道共同交流


—END—




参考资料:


1.得到头条-榴莲热:中老铁路,怎样重塑水果贸易

https://www.dedao.cn/share/course/article?id=DAgOBQ46R1rnXRQBP5JdLzGqEZ3aY7




NASA系统工程文章:


1. NASA系统工程学习体会(1):解题过程与系统工程方法的关系

2. NASA系统工程学习体会(2):"技术数据管理"为什么不能是“产品数据管理”?

3. NASA系统工程学习体会(3):流程分类知多少?

4. NASA系统工程学习体会(4):Stakeholder怎么翻译更好?—我也当回“孔乙己”




注意:需把公众号加“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文章,烦请动动手指,加个“星标”吧!

SE与MBSE漫谈
致力于传播正确的数字工程方法、理念,输出系统工程、MBSE、项目管理、数字化等实用方法、经验干货,畅谈个人学习实践体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