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思维导图自学手册
公众号后台回复:“思维”,获取思维导图
公众号后台回复:“社群”,进入知识分享社群
热文推荐:
“高血压是疾病吗?”
“高血压需要治疗吗?”
“如果你得了高血压,你治疗吗?”
在中国科协年会隆重的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并未沿袭惯例发表开幕致辞。相反,他选择在特邀报告环节,以一连串引人深思的问题开启了其主题为《对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和疾病筛查的思考》的演讲。演讲中,韩启德主席兴致勃勃地透露,他的报告将涵盖一些具有颠覆性的观点,但都有依据,“是个人一家之言,只提供一个侧面”。
在抛出第一个问题后,韩启德主席随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高血压并非疾病,而是危险因素。”他引用了《辞海》中对疾病的定义,即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过程,且通常伴随劳动能力受限或丧失以及临床症状的出现。鉴于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并未出现这些症状,因此他认为高血压应被视为危险因素而非疾病。
既然高血压不是疾病,那么是否需要治疗呢?
他曾面向500多位博士生提及此问题,当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举手,他们认为既然高血压不是疾病,就没有治疗的必要。而那些举手的学生则表示,尽管高血压不是疾病,但它是危险因素,因此仍需治疗。
韩启德主席随后分享了一项研究结果:对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治疗可以降低25%~30%的心脑血管事件危险,这个作用很显著。在分享完这一研究结果后,韩启德主席再次询问是否需要对高血压进行治疗。这一次,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表示高血压确实需要治疗。
随后,韩启德主席又抛出了一个更加贴近生活的问题:如果你自己得了高血压,你会选择治疗吗?
听众们自然而然地都举起了手。然而,韩启德主席接下来却给出了一组令人意外的数据:在我国40岁以上的高血压人群中,10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最高统计为15%左右。即使通过治疗降低30%的发生率,也仍有约10.5%的人会发生心血管事件。这意味着每100个40岁以上的高血压者中,只有4~5人能从降压治疗中明显受益,而治疗还可能带来药物副作用和经济负担。
现在再问:“你愿意终身服药吗?”
全场静默了。
医疗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般万能,一定要摆正医疗的定位。韩启德指出:“医疗对人的健康只起8%的作用,而更多的影响因素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条件以及经费保障。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视角来看待健康问题。”
他进一步强调:“尽管某些干预措施在小概率事件上的效果可能微乎其微,但当涉及到个人时,谁也无法预知自己会是那1%的受益者,还是99%的无效果者。”以高血压、糖尿病前期以及骨质疏松为例,尽管我们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了诸多干预措施,但实际情况是,极少数人真正因此受益,而大多数人并未看到明显的效果,甚至有些人因为干预措施而遭受了健康上的损害。
令韩启德深感忧虑的是,这是公众所不了解的,尤其这种情况在疾病筛查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
他特别引用了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作为例证。这项研究涵盖了7.6万例年龄在55至74岁之间的男性,其中一半的人每年接受一次PSA(前列腺癌的一种筛查方法)检测,而另一半则未进行此项检查。
研究结果如何呢?筛查组每1万人中发现前列腺癌的人数为108人,而对照组仅为97人。乍一看,筛查组的发现率似乎增加了12%,即PSA筛查后诊断出的病人数量有所上升。然而,在长达13年的追踪观察后,令人惊讶的是,无论是进行了检查还是没有进行检查的两组,死于前列腺癌的人数竟然没有任何显著差异。
无独有偶,再来看肺癌,美国曾开展了一项涉及45万人的大规模研究,对比了不同筛查方法与不筛查的效果。发现每年做X胸片和不筛查差别,每年做两次以上高频度的X胸片检查,肺癌死亡率反而增高。如果做胸片再加做痰细胞检查和单独胸片检查比较,死亡率似乎降低,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别。
这一连串的研究结果不禁让人思考:我们日常所做的常规体检,究竟还有多大的意义?对此,韩启德说,有一个研究表明,除去老年人,做不做健康体检,对死亡率并没有影响。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无论体检结果如何,大部分民众都会被鼓励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加之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这种趋势更为明显。”韩启德如是说。
怎么办?作为国际知名的病理生理学家,韩启德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建议,但他提出了一个核心原则:在面对低概率事件时,我们需要作出合理的决策,以优化危险因素的控制和提高筛查干预措施的效率。
此外,他还强调了观念问题的重要性。他指出,当医疗费用用于解决基本医疗问题时,其疗效往往非常显著;然而,若将这些费用投入到后期临床晚期病人的治疗中,尽管投入巨大,但疗效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他建议我们应该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最合理、最需要的地方。
韩启德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的医疗出了问题,不是因为它的衰落,而是因为它的昌盛,不是因为它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它不知何时为止。”他引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在宗教强盛,科学幼弱的时代,人们把魔法信为医学,在科学强盛、宗教衰弱的今天,人们把医学误当作魔法。”
点击文末“点赞”“在看”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让更多人看到!:)
———— / 推荐阅读 / ————
麦肯锡认知升级三部曲:《麦肯锡方法》《麦肯锡意识》《麦肯锡工具》
麦肯锡报告:2030年,8亿人被机器取代,近亿中国人面临职业转换(附PDF)
全球顶尖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工作方法、经典报告、项目案例、经典书籍等!
麦肯锡发布:中国经济的五大趋势和重振企业的30项举措(附PDF)
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麦肯锡”
获取麦肯锡报告和案例汇总
麦肯锡认知升级三部曲:《麦肯锡方法》《麦肯锡意识》《麦肯锡工具》
麦肯锡报告:2030年,8亿人被机器取代,近亿中国人面临职业转换(附PDF)
全球顶尖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工作方法、经典报告、项目案例、经典书籍等!
麦肯锡发布:中国经济的五大趋势和重振企业的30项举措(附PDF)
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麦肯锡”
获取麦肯锡报告和案例汇总
进入知识星球——智识梦工厂 公众号所有内容都会同步更新到这啦
干货▶
麦肯锡认知升级三部曲:《麦肯锡方法》《麦肯锡意识》《麦肯锡工具》
干货▶
麦肯锡认知升级三部曲:《麦肯锡方法》《麦肯锡意识》《麦肯锡工具》
扫码进入知识分享社群
分享优质内容,让阅读有价值
愿行者智,并智者行
公众号后台回复 “社群”,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