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日历 | 年年冬日有尽时,岁岁大寒迎新春

文摘   2025-01-20 11:48   四川  

残冰未消,冰挂垂檐,

应是一年寒极至。

水泽腹坚,生机萌动,

坚冰深处春水生。

年岁末,冬去春又来。

一、节气含义

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极言大寒之冷。

这个气节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期。

二、大寒气象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

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中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

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全年最低气温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三、诗味大寒

《大寒吟》

【宋代】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四、人文习俗

即便此时节极有寒意,但也阻挡不了人们劳累一年后那颗需要休憩和团圆的心灵。

PART · ONE 

食糯”,就是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蒸供”,就是准备祭祀用的供品,过去供奉用的糕点、饽饽、馒头都是用面蒸制的。

送寒气”就是告别严冬迎接新春的意思。同时,大寒也是冬季进补的最后时节,提醒人们抓住这最后十五天,滋补身体,因为春天是不适合大量进补的。

PART · TWO  

“做牙”,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头牙在农历的二月二,尾牙则在腊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

PART · THREE  

旧时,人们常在大寒争相购买芝麻秸,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待到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为“踩岁”。

同时以“碎”、“岁”的谐音寓意着“岁岁平安”,求得新年好彩头,这也使得大寒驱除凶恶、喜迎吉祥的节气意味更加浓厚!

五、农事科普

大寒节气北方地区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基本上没办法种植作物,因此人们主要进行积肥、造肥或加强牲畜的防寒防冻等农事活动,以用来修养土地,便于明年的耕种。

此时的南方地区则需关注对小麦、油菜等作物进行田间管理,进行冬季追施肥料,并积极实施防寒防冻、加强水利工程等措施;

另外, 广东岭南地区素有在大寒节气捉田鼠的习俗,此时作物已收割完毕,平时看不到的田鼠窝多显露出来,成为当地集中消灭田鼠的重要时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寒时节,虽然万物震动,环境苦寒,但是人们更要定下心来,磨炼自己的心性,提高自己的能力,做好准备,等来年开春,将会大有作为!

大寒,二十四节气轮回的最后一站,

下一站,就是春天!

好好去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

好好走过只剩一点的冬天。

图文来源:杨芊 白静 网络

编辑:孙旋艺

编校:段禹行

审核:刘爽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官方新媒体平台,致力于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类校园资讯;分享独立的思想见解;展示学院的人文情怀。年轻的一切,都在这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