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武汉大学官网,2024年,武汉大学新增8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创历史新高。其中医学院2人,生命科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各1人,据武大官网,这也是自1994年-2024年30年间,当年新增国家杰青人数最多的一年,其次为2020年,新增7位国家杰青。
个人简介
2005年毕业于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10年于中科院数学所获博士学位,曾在悉尼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及(原)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工作。
袁声军,1979年生,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武汉大学理论物理中心副主任,荷兰奈梅亨大学和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湖北省青年科协副理事长。讲授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曾被评为武汉大学弘毅学堂优秀教育工作者(2020年)。202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01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2003年获得德国锡根大学理论物理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计算物理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原创计算物理方法的探索、发展和应用研究,发展了一系列针对复杂量子系统和凝聚态物理体系的计算物理新方法,模拟尺度较传统方法提升数个数量级,并开发了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物理软件。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项、湖北省JD计划课题一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文章94篇),其中包括1 Nature, 2 Science, 1 Nature Materials, 1 Nature Physics, 1 PNAS, 4 Nature Commun., 2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1 Phys. Rev. X, 6 Phys. Rev. Lett., 58 Phys. Rev. B, 9 Phys. Rev. A/Materials/Applied, 2 Comp. Phys. Comm., 6 ACS Nano。
/ 钟波 /
钟波,1983年12月生。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2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免疫细胞分会委员、Cell Insight副主编、Virologica Sinica编委、Journal of Cell Biology编委。
2001-2005年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语系英语专业,2003-2005年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修读第二学位,同时获得文学学士和理学学士学位。2005-2010年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
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15)、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CST青年研究员奖(2017)、美国免疫学家学会“Laboratory Travel Award”(2020)、顾孝诚讲座奖(2020)等。
主要从事感染免疫与炎症反应分子机制与靶向治疗的研究,发现了泛素化与去泛素化修饰在调控病毒免疫、炎性疾病与肿瘤发生转移等过程的关键作用,揭示了相关机制,并从概念上证实靶向相关去泛素化酶可以治疗感染、炎症与肿瘤发生转移。主持多项国际合作、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
史良胜,1982年生,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武汉大学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202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999年至2003年于武汉大学水利工程系进行本科学习,2003年至2009年于武汉大学水利系攻读博士学位,其中2007~2009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2009年至2010年于南加州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12年12月特殊破格晋升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地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理论与方法、水分和溶质运移的不确定性理论、参数反演和数据同化理论与方法、农田水利学基本理论。
李星星,男,198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导航所所长,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第四委员会副主席。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等多个国际组织中任职,并担任Journal of Geodesy、Satellite Navigation 等多个期刊的编委。202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卫星导航、低轨增强北斗、多源融合导航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李星星教授及其团队在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科学领域的权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50余篇,Google Scholar总被引次数超过8000次,H指数50,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和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
承担国际合作、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产学研合作项目四十余项,相关成果获得广泛的应用。先后荣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青年科学家奖等奖项。
/ 乐鹏 /
乐鹏,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202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0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服务研究。包括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与服务、高性能地学计算、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与空间数据库开发等。先后曾兼任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协会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地理信息服务工作组召集人、国际开放地理信息协会OGC中国联盟主席、国际多个标准工作组主席/联合主席等。
在地理信息模型、方法、技术、软件平台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研发了时空大数据组织、计算与智能服务等方法与技术,成功应用于多个国产软件及行业重大工程,主持发布首个地理人工智能国际标准。
兼任湖北省空间信息智能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东风集团大数据AI实验室主任、武汉大学-长安汽车空间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入选国家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武汉市“黄鹤英才”,先后获国际学术奖励3项,省部级一等奖及特等奖4项。
宋威,现为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202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05年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遗传学系和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从事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是器官间的相互交流与免疫代谢调控。他利用果蝇和小鼠模型,结合多种组学技术(如RNA-seq、蛋白组学、单细胞测序等),揭示了肠道分泌蛋白在调控脂肪、肌肉、肝脏、肾脏和胰脏等器官功能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癌症恶液质、肥胖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病机理,还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 殷昊 /
殷昊,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教育部“珠峰计划”免疫和代谢前沿科学中心、泰康生命医学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202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2010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中心药学院获博士学位,2010-201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博士后,2016-2018在美国福泰制药任研究员,2018年2月起在武汉大学工作。
聚焦新型RNA疗法、基因编辑的工具开发和其临床转化,采用包括分子遗传学、材料化学、核酸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知识和研究手段,研发新型基因组编辑工具和递送技术,发展CRISPR 对疾病进行高效诊断技术,证明CRISPR 治疗遗传病的可行性,为CRISPR 的临床转化奠定基础。已在国际刊物发表和接收论文50余篇,被引用12000余次,10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多项研究成果被国际主流媒体报道和Nature系列杂志专文评述。
▼ 往期精彩推荐 ▼
来源:武汉大学,TOP大学来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