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基金申请时第一作者还是高中生,其贡献引发质疑。加之论文第二作者为其母亲指导的研究生,其中的利害关系可想而知。于是众多网友推测,又一个辛苦的“学术牛马”为“学二代”贡献了一篇一作。
“家庭作坊”屡见不鲜
但其实,像这样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来获取学术成就的现象并非孤例。
2020年,西南某高校本科生因成绩优异被推荐保研至国内知名985高校。然而,后来有爆料称其成绩和论文存在严重问题,指出是其父母在修改成绩、协助发表SCI论文。
2024年,北京某高校15名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称其在女儿中考前,先后派遣两位同学为其女儿的科研项目提供帮助。举报材料详细描述了导师如何利用自己的学术资源为女儿谋取利益。
不仅在中国,全球范围内也不乏类似案例。
2018年,韩国教育部发布报告,发现有82篇学术论文将青少年列为共同作者,其中一半的学生并未实际参与研究工作。这些学生中有很多是研究人员的子女。
2018年,美国联邦检察官揭露了一起涉及多名名人和富商的大学入学舞弊案。其中包括通过贿赂考试管理人员、伪造体育证书等方式帮助子女进入哈佛大学等顶尖学府。
代际传递,根深蒂固
每一位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超越前辈,享受更加美好和充实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当这种期望转化为不公平的竞争优势时,它便触及了道德和伦理的边界。尤其是在学术领域,诚信和公正被视为科学研究的基石,任何破坏这些原则的行为都不应被容忍。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三期数据的一项研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着显著的“学二代”现象。这项研究表明我国存在着明显的高等教育代际传递现象,即父母辈接受高等教育等级越高,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也越大。然而,这样的代际传递不仅存在于“亲子关系”之间,在“导师—学生”的组合中,同样存在。
研究结果显示,学术成就——包括论文的引用量、影响力以及职业机会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代际传递特征,总体相关系数达到了0.61。这意味着,跟随高成就导师的学生在其学术生涯中更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引用和认可,同时,与这些导师合作的学者们也能在职业生涯中实现显著的提升。
高成就的导师通常已在学术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享有较高的声誉。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还能引领前沿的研究方向,配备最先进的科研设施,这一切都为他们的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成长平台。
然而,这样的情况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科研资源的集中与垄断。对于那些缺乏背景支持的年轻研究者而言,想要突破现有的障碍,获得必要的学术资源显得尤为困难。
回顾近年基金委推出的“本科生”和“博士生”项目,可以发现,获得资助的年轻学者几乎无一例外地来自顶尖学府,并且背后都有杰青、长江学者甚至院士等知名专家的支持。
这些享有盛誉的导师如同强大的磁场,不仅吸引了大量优质资源,还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了自己的研究团队。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就稀缺的科研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马太效应”也只会愈演愈烈。
面对如此“僧多粥少”的科研现状,应该怎么破?答案是无解。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圈子,跳出学术圈,在别的行业,这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如同“三代铁路人”、“三代烟草人”、“三代银行人”一样,亲子间的垄断难以打破。
▼ 往期精彩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