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于学术界“长眠”
截至2024年11月23日,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学者长眠于学术界。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年教师黄飞,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5月10日上午在武汉去世,终年41岁。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海增,因突发心梗,于2024年8月29日在青岛逝世,终年34岁。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煜焜,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8月21日在上海逝世,终年42岁。
在大众眼中,高校青年教师具有稳定的工作、优越的环境、不菲的收入,理应在同辈青年群体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然而,现实情况却表明,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身心健康却并不如人意。
为何高校教师越来越身心俱疲?
一、高校“上进心”之“强”
如果将处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高校教师所承受的压力绘制成一张“压力地图”,我们会发现,这张“地图”的压力分层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越好的大学教师压力越大,而是压力感受与高校“上进心”成正比。
在南方一所高校任职的教师李淞(化名)表明,由于学校致力于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因此采取了高强度的竞争机制来激励教师取得更多成果。例如李淞所在学院规定:5年内要拿到2项国家级课题。
以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率为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率仅为15.54%,面上项目的立项率更是跌至11.66%,面对“僧多粥少”的资助现状,多年基金申请也只能挂0的教师不在少数。
然而制定规则的领导们,却借助聘任制改革,将大学管理部门的评估指标层层分解为教师的岗位责任,进而在高校内部构建出一种“压力型体制”,营造出新一轮的压力传递,以最大程度激发教师的生产力。换言之,教师们不得不在前所未有的高强度、快节奏、严要求的工作环境中努力获取更高的学术成就。
二、工作考核内容之“多”
近年来,随着“非升即走”制度在国内高校的全面铺开,绝大多数青年教师自入职起便面临着来自学院和学校的多重任务安排与考核压力。身为一名“六边形战士”,青年教师不仅需要科研、教学“双肩挑”,校内行政工作、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也不能少。
一位在北京双一流高校任职的青年教师陈琳(化名)表示,“备课、授课、答疑、指导学生论文占了我一半时间”“处理完教学工作,又接到安排学生奖学金、助学金、贷款的评定任务;还有学生党建、纪律处分等工作在等着我”。
“感觉自己的时间就像一块布条,被零零散散的事情撕得粉碎,很难静下心做一件事。”
于是,包括她在内,高校教师搞科研的时间越来越晚。熬夜搞科研、周末搞科研,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高校教师的常态。
三、做题家思维之“固”
尽管高校中名目繁多的考核、“水涨船高”的指标已成为大多数青年教师的主要压力来源。但不可忽视的是,高校青年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近乎自虐的“做题家”思维和行为模式,也是导致他们身心俱疲的重要原因。
许多学者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硕士和博士,一直沿袭着“做题家”的逻辑,认为只要足够努力,继续拼搏,就能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因此,他们在科研上依然保持着这种陈旧的态度,认为只要甘于坐冷板凳,就能够复制过去读书时的成功路径,从青年教师逐步晋升为副教授、教授,最终成为优秀青年科学家、杰出青年科学家,甚至是长江学者,实现职业生涯的重大突破。
不可否认,这些学者的毅力和优秀令人钦佩,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格。然而,科研的逻辑与考试完全不同,但许多学者仍然将科研视为做题,结果导致了严重的内卷现象。这种过度的竞争不仅让他们身心俱疲,甚至有些人因此患上了严重疾病,英年早逝。
但其实,科研目前仍是一个高付出、低回报的领域。
四、人脉关系圈之“杂”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中,“关系”一直是各个领域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通行证”,这一点在高校中尤为明显。“校友人脉圈”“师生亲近圈”“熟人关系圈”等不同维度的人际网络,形成了近乎封闭的圈层,这些关系网在高校的职称晋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某双一流高校的赵峰(化名)学者表示,在他所在的M学院,大多数同事要么具有H高校的学习经历,要么拥有本市高校的学历背景。赵峰入职H高校后,几乎没有任何校友人脉,加之他不擅长人际交往,因而在涉及“非升即走”等关键事宜时,自然处于不利地位。
当努力在“关系”面前不值一提时,青年学者的职业理想会受到严重挫伤。这种不公平感极易引发职业迷茫,使他们失去方向。久而久之,职业倦怠与心理焦虑也会随之而来,严重影响个人发展和职业延续,甚至是身体健康。
如何破除这样的高校乱象?
其实,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及管理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积极提出建议与改革措施。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委员提出了一项重要议案,他呼吁基金管理部门能够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信任和机会、更强的支持和激励,以及进一步引导高校合理对待基金项目,优化教师评价标准。
而在2024年10月召开的《强化教育的战略属性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教育大会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党支部书记、司长周大旺表示,“在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领域进行前瞻布局,每年遴选支持一批40周岁以下的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给予最长10年的稳定支持”。
高校生态环境的构建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多方的共同努力。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优化和支持力度的加大,高校的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也将迎来深刻的变革。我们亟需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具有人文关怀的高校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科学网》:“非升即走”制度下的“众生相”——有人“逆流而上”,有人“渐被遗忘”王思懿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8/527663.shtm
[2]温才妃. 面对无奈,有人“挣扎”,有人“躺平”[N]. 中国科学报, 2024-02-27 (004).
[3]沈东. “非升即走”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及反思 [J]. 中国青年研究, 2023, (11): 31-38.
[4]《强化教育的战略属性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周大旺 《中国教育报》
[5]邹佩耘.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与引导——基于“混合四因素模型”的分析 [J]. 中国青年研究, 2023, (01): 105-112.
▼ 往期精彩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