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里的鸡西】我为云山写首诗•云山

时事   2025-02-05 09:34   黑龙江  



云  


作者:池淑萍


日复一日,山把情刻进了大地;

年复一年,云把爱写在了大荒。


池淑萍

池淑萍,女,笔名池淑平等,祖籍河北武邑,鸡西市人民医院中层管理人员(退休)。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鸡西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墨都作家"编辑。创作散文、散文诗、诗歌、小小说等作品,发表在《雪花》《黑龙江日报》《华文月刊》《中国散文诗报》等报刊杂志,与人出版诗歌合集《北国诗草》。


作品《通灵的汉字》《 感动》荣获"中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并被收录入《中国散文作家精品集》;诗歌《用生命去照亮生命》获"羲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一等奖。


云 山




云,缠绵着山的稳健,
山,爱恋着云的轻灵;
云,偎着山,
山,揽着云;
一眼万年,执手相望。
日复一日,山把情刻进了大地;
年复一年,云把爱写在了大荒。
岁月,在凝望中青了又黄;
雁雀,在祈盼中飞来飞往。
直到有一天,
一群人,打破了这亿万年的沉寂;
一把荒火,把孤寂的岁月点亮。
一双双洞悉过敌情的利眼,探向这四野的蛮荒;
一副副穿越过硝烟的脚板,踏破这八方的荒凉。
扛过枪的肩,奋力拉起铧犁向荒原宣战,
让希冀在犁铧尖儿上闪亮。
拿过枪的手,用劲挥起锄镐向沼泽、向荒野要粮,
叫梦想在锄镐头儿上发光。
从此,
云,变得欢快;
山,变得开朗。
鸟语花香在大地上回荡,
欢声笑语在山水间飞扬;
“绿军装”昂扬起顽强的斗志,
黑土地袒露出宽厚的胸膛。
浩浩队伍在酷暑烈日中奋战,
猎猎红旗在暴雨狂风中飘扬;
劳动的号子响彻那大地山岗,
雄壮的军歌嘹亮在北国边疆。
秋天的原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收景象:
小麦俯下沉甸甸的头颅,向英雄的拓荒者致敬;
大豆鼓起满登登的豆荚,把那丰收的铃儿摇响……
亘古荒蛮的土地,不再沉睡、颓丧;
被拖拉机的轰鸣唤醒,而走出千万年的梦乡。
肆意横流的河水,不再信马由缰,
被将军和士兵归置到一处叫做“云山水库”(即将军湖)的地方。
意志如钢、不事稼穑的战士,找到了做农人的喜悦,
变成了一个个垦荒的闯将。
长满老茧的手啊,一针针把朴素的家国爱全都缝在了身上;
满身战伤的人啊,一滴滴把炽热的忠诚汗洒在了黑土地上。
从此,北大荒成了他们的心中的挚爱、第二故乡。
笨嘴拙腮的老兵,吐露着爱恋,
深情地把爱意吻在新娘的额头。
宽厚手掌,采撷来野花,
轻柔地把浪漫插在姑娘的头上……
一晃儿,
扎根在这里的小伙儿成了外公或爷爷,
守望这里的姑娘变成了奶奶或姥娘……
而我们的将军,再也不能回到这个他热爱、熟悉的地方,
再也不能坐在他与官兵奋战过的大坝上……
在云山人的心里,
他始终站立在云山的峰顶,注视着这里的峥嵘与过往,为人民站岗!
在北大荒人的心里,
他就是那缠绵着云山的云,魂牵梦绕着这里的每一块沃野、每一寸地方;
因为那是他和一代代垦荒者,用血汗筑起的共和国的大粮仓!
六十多年过去了,
如今,我们站在现代农耕文明悄然兴起的土地上,回望:
回望,十四万不朽的精魂,人拉肩扛用铧犁翻开的大地诗章;
回望,一代代拓荒者,用不懈的奋斗铸就的伟大民族精神闪亮。
我们在这盛世的辉煌里,回望:
回望,这民族生存的安全、可靠保障——共和国的压舱石;
回望,这辽阔神奇的土地捧献出的中国人饭碗中的每一粒粮。
云山啊,云山,
你见证着这块土地如何从“北大荒”蜕变成如今的“北大仓”!
云山啊,云山,
你是北大荒人挺立在北国大地上的不朽丰碑、不屈的脊梁!
云,挥手作别那往岁的艰难与困苦;
山,紧紧地、紧紧地拥抱着大地母亲温暖的胸膛……

云 山



给咱家乡点个赞


作者 | 池淑萍

摄影 | 雷春翔 李 会 李秋梅

来源|鸡西新闻网综合

一审|罗 罗 二审|刘 媛 三审|李万华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210001

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合作电话:0467-2883009

鸡西新闻网
传播鸡西声音、讲好鸡西故事、树立鸡西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