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悟“两个仍然”的重大判断

政务   2025-02-10 09:18   北京  

图片

重视分析形势和任务,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如何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的科学判断,以更加有力有效思路举措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炳香。

记者:如何着眼于实现党的使命任务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刘炳香: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是党实现使命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自诞生以来百余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我们党要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必须坚决割除腐败这个最大毒瘤。

当前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只有坚定不移反腐败,永葆党的肌体健康、先进纯洁,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政治保障和政治引领作用,才能走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党和国家设置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并依法赋予其权力,为的是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但权力天生具有两面性,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必须清醒看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两个仍然”的重大判断,揭示了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必然性,以及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性。

记者:为什么强调对反腐败斗争任何犹豫动摇、松懈手软或半途而废,都将犯颠覆性错误?

刘炳香: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反复的比较中做出的历史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是最容易颠覆政权的问题”。从中国历史来看,历朝历代统治者之所以难以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统治集团腐败堕落导致民不聊生。从现代世界政党发展史来看,一些大党老党之所以丧失执政地位,自身腐败蜕变、异化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工具是重要原因。

前一个“仍然”是十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基本判断,后一个“仍然”指明了新征程反腐败斗争的方向和重点,“两个仍然”的重大判断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反腐败问题上始终如一的冷静清醒、坚韧不拔的自觉主动。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任何犹豫动摇、松懈手软或半途而废,都意味着与人民渐行渐远,最终失去民心、失去执政地位、失去社会主义红色江山。

反腐败斗争还与科学社会主义生机活力、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驳斥“各种腐朽分子和好虚荣的分子”,认为一个政党宁愿容忍任何一个蠢货在党内肆意地作威作福,而不敢公开拒绝承认他,这样的党是没有前途的。在列宁看来,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官僚主义。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败现象根本不相容的。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新时代以来,面对党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突出问题,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但赢得了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历史主动,也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强大生机活力、展现出光明前景。

记者: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怎样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地推进反腐败斗争?

刘炳香:腐败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痼疾,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深化对反腐败斗争规律的认识,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一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要始终在党中央领导下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反腐败斗争,确保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着力推动严的基调一贯到底。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因为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能摆脱一切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围猎”腐蚀,并向党内成为这些集团、团体、阶层同伙的人开刀。要把反腐败置于党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带领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大局大势中深入认识,进一步坚定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信心,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绝不回头、绝不松懈、绝不慈悲地“打虎”“拍蝇”“猎狐”。

三是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不断提高反腐败治理效能。腐败和反腐败的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反腐败斗争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动向,坚决打好反腐败这场持久战更加考验恒心、更加需要毅力。要认识反腐败斗争新的阶段性特征,抓住权力滥用这一核心问题,科学配置、厘清边界、强化制约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深刻把握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方针方略,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杨雅玲 慕振东
责编:杨浩
审核:邓炜晴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

市纪委全会召开,尹力从五方面部署我市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陈健署名文章: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更好履行首都职责使命

京平:遵规守纪和干事创业不是“单选题”

清风北京
北京市纪委监委官方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