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

政务   2025-02-11 14:01   北京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以“八个着力推动”部署今年纪检监察工作,明确强调“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要求“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要准确把握风腐一体、风腐同源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提高运用大数据、信息化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力,为正风反腐提供强大助力。
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是适应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客观需要。当前,数字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入推进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和能力建设,是提升腐败治理效能的有效路径和关键环节。从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制定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构建贯通全流程、全要素的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到三次全会要求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建设纪检监察一体化工作平台,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各项业务,再到四次全会明确提出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善用科技赋能的要求一以贯之。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有效应对反腐败斗争新情况新动向,应对不正之风的由明转暗和改头换面,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在用好“铁脚板”的同时善用“大数据”,借助数据汇集、碰撞比对、关联分析等,不断提高主动监督以及发现问题线索的精准度和穿透力。
打通数据壁垒、加强平台建设,为正风反腐提供强大数据支撑。推进大数据、信息化建设,数据是基础。只有连接不同业务系统间相对独立的“数据孤岛”,将海量数据有机“串联”,才能更好释放数据效能。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探索建立数字化反腐败工具箱,严格依规依纪依法,持续丰富拓展大数据资源池,破除信息孤岛,重点构建涵盖线索评估、数据检索、智能研判等功能的大数据分析研判系统,为办案增效、为监督赋能。要持续深入推进大数据、信息化建设,内部注重畅通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内设部门信息渠道,外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完善与组织、公安、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的数据协同共享机制,持续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高质量数据资源供给。
善用科技赋能、强化数据运用,综合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抽丝剥茧,精准刺破违纪违法行为的层层“面纱”。当前,反腐败斗争已进入深水区,一些违纪违法分子更加狡猾,腐败隐形变异、手段翻新升级,对腐败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证明,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从数据碰撞中找线索,在信息分析中查根源,能够有效提高发现隐蔽问题线索的精准度,让腐败问题无所遁形。电视专题片《反腐 为了人民》披露,在查办江西省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唐一军案件时,专案组正是运用大数据手段进行关联搜索,进而发现了更多可能与其妻宣敏洁有关的“影子公司”、代持嫌疑人、行贿嫌疑人,一步步揭开伪装背后的真相。要持续提升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手段开展风腐同查同治的能力,通过全景式、靶向式扫描,从异常情况中“找线头”,在数据分析中“找根源”,以数据关联锁定“白手套”“钱袋子”“利益链”,精准揭开“隐身衣”。
聚焦重点领域、深化数据分析,助力发现传统监督方式难以发现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各地聚焦重点问题、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建立监督模型、加强分析研判,把异常问题信息和监督需求衔接起来,对海量数据全面分析、精准比对,助力发现线索背后的廉洁风险和腐败问题。针对“四风”顽瘴痼疾,一些地方通过分析税控发票、财务核算、公务用车管理等数据,对异常情况及时预警,精准发现问题;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过程中,有的地方针对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等多个民生领域,推动建立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模型,精准发现并查处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要持续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在信息综合、数据共享中深入分析研判、精准发现问题,让数据“聚起来”“动起来”“用起来”,把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更好转化为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效能。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李娟
责编:唐盛时
审核:邓炜晴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

市纪委全会召开,尹力从五方面部署我市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陈健署名文章: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更好履行首都职责使命

京平:遵规守纪和干事创业不是“单选题”

清风北京
北京市纪委监委官方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