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

政务   2025-02-11 14:01   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推动干部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前提下大胆干事”。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将“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着力推动形成遵规守纪、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列入今年主要工作。如何准确理解把握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形势任务和阶段性特征?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武汉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院长秦前红。
记者: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公报中,都提到了遵规守纪和干事创业,该如何理解二者的内在关系?
秦前红:不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强调的“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还是全会部署的“着力推动形成遵规守纪、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都体现了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
从价值追求来看,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内在统一于“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以严明党的纪律为干事创业提供坚强保障,目的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督促党员干部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不断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主体地位。
从治理方式来看,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内在统一于“教育约束和保障激励相结合”的重要理念。党的纪律既是约束也是保护。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推动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更好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既明确了不能触碰的底线和边界,也为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提供了行动准绳。
从实践过程来看,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内在统一于“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充分利用我国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提高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政治觉悟,强化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纪律意识和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责任意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干事创业,展现新作为、取得新业绩。
记者:敬畏纪律、遵守纪律对于规范履职用权、锐意干事创业有何作用?
秦前红: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来看,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或者拿纪律作幌子,把无事当本事,消极避事,当官不为;或者从无知到无畏,由破纪而破法,任性滥权,最终堕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实践证明,严明的纪律能确保党员干部遵循既定的职责、规则和程序工作生活、干事创业,减少因个人主观意愿或利益驱动而导致的不敢斗争、不愿担当或决策失误、行为偏差等问题。
党的纪律具有教育约束功能,为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过程中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划出了底线和边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它规定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我们党历来重视纪律建设和纪律教育。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为正确行使权力、防止以权谋私划出了底线、设置了禁区,避免党员干部在“月黑风高无人见”的自欺欺人中乱了心智,在“富贵险中求”的侥幸心理中铤而走险,在“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中恣意妄为。可以说,敬畏纪律、遵守纪律,就能抵御腐蚀、百毒难侵。
党的纪律具有保障激励作用,为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过程中敢闯敢试、敢作敢为、敢于碰硬提供支持和保护。水不激不跃。党章明确规定,党内严格禁止打击报复和诬告陷害;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党员行为虽然造成损失或者后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所引起的,不追究党纪责任。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实事求是、毋枉毋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既体现执纪力度,又体现纪法温度。可以说,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
记者:如何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秦前红:强化理论武装,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激发对党规党纪的敬畏之心。通过系统学习党的理论和历史,特别是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对党规党纪做到既知其言又知其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种内在的认知与觉悟,是形成自律的基础。加强自我检视,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一言一行对照党规党纪,并内化到灵魂深处,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
坚持知行合一,不断提升党性修养,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党性是党的性质、目标、宗旨、作风、纪律等在党员身上的具体体现,要求党员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和宗旨意识。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三者紧密联系、内在一致。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必须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筑牢党性观念、坚定党性原则,在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完善长效机制,把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加强纪律教育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要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将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教育管理监督、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把纪律教育和党性教育、廉洁教育有机结合,常态化推进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王霞 尉承栋
责编:唐盛时
审核:邓炜晴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

市纪委全会召开,尹力从五方面部署我市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陈健署名文章: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更好履行首都职责使命

京平:遵规守纪和干事创业不是“单选题”

清风北京
北京市纪委监委官方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