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巨富长”核心地带里的这座图书馆,即将“变身”!

时事   2025-01-18 17:22   上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及2025年上海公共文化建设时明确“打造城市书房等新型阅读空间”,这让市人大代表、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陈超倍感振奋,城市书香正浸润人民城市的角角落落。今年两会上,他在接受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还透露,未来,更多历史老建筑还将恢复对外图书馆的功能,以一个个主题馆的形象对公众开放。




让书香溢满申城


上海是一座爱书的城市。过去20年间的几乎每一个夏天,五湖四海的爱书人都会云集上海书展,一场场“精神赶集”成为城市的记忆和每年定时之约。一座爱书的城市,又为公共图书馆立了一部法。《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


打造包括城市书房在内的更多的新型阅读空间的定位和目标,在陈超看来,这对公共图书馆行业来说,特别是上海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将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及时利用贯彻执行《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让更多的社会资源一起来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更好地鼓励图书馆去做好各方面的创新,把‘新型’内涵做得更丰富更多元,从而满足市民百姓的‘最后一公里’需求,让书香真正遍布我们人民城市的角角落落。”


陈超认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嵌入休闲茶舍、非遗展示馆等特色场馆,公共图书馆还可以与学校、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产业园区、商务楼宇、景区景点等合作,互相开放设施场地,拓展阅读推广活动类型与形式,鼓励城市书房等新型阅读空间、农家书屋、职工书屋以及具备条件的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图书馆(室)加入总分馆体系。



更多历史馆舍将对外开放


作为中心馆的上海图书馆今年下半年还有一个“文化大礼包”要送给市民。陈超说,其实,在上海梧桐区网红地“巨富长”的核心地带,有一个隐秘在老建筑里的图书馆。去年4月,上海图书馆对它启动了保护修缮工程,目前修缮接近尾声,今年下半年,有望向市民开放。


图源:上海城建档案


这一图书馆简洁的外观在周围众多建筑中并不出挑,但就是这样一栋建筑,背后却承载了一段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孤岛时期沪上文化赓续的往事,它就是上海图书馆的前身之一,坐落于长乐路746号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从1939年筹备,到1953年捐赠给国家,最后并入上海图书馆,合众作为私立图书馆存在的时间仅有14年,却在最为动荡的时期,积累了24万-25万册的历史文献,为后人留下珍贵史册。


合众,取“众擎易举”之意,就是大家合力去做一件事情,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这个“众”一开始恰好也是三个人。当时的上海处于“孤岛”时期,东方图书馆、商务印书馆遭到日军轰炸,张元济先生痛心疾首,一定要为战火下流离失所的历史文献找到一个藏身之所,就联合爱国人士叶景葵、陈陶遗,三人一起创办了合众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持续在收集收藏家谱文献,至今一共收藏有近四万种、36万多册家谱,涉及540多个姓氏,成为世界上收藏中国家谱文献原件最多的公藏机构,被誉为“中国家谱第一藏”。而修缮后的合众图书馆,将作为上海图书馆的一个家谱主题图书馆——中华家谱馆,向读者开放。


“欢迎广大读者,甚至于全世界的学者,利用上海图书馆最有特色的家谱资源开展研究、开展服务。上海图书馆在‘十五五’规划中,还将陆续把上海图书馆拥有的那些历史馆舍,逐渐地再还给读者,变成各种主题图书馆对外开放。”陈超向大家发出邀约。



更多两会特别报道


市人大代表张治:

呼唤更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放夜场



作为一座充满活力的不夜城,上海的白天热闹非凡,家长们大多忙于工作,只有在晚上下班后才有时间陪伴孩子。然而,当前公共文化和教育服务机构的运营时间,却与家长和孩子们的休闲时间存在冲突。很多热门馆或热门展常常一票难求。上海市人大代表、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在此次两会上建议, 呼唤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等更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放夜场,让孩子宁静地看看展、做做科学实验,共同守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查看全文)


市人大代表孟钟捷:

建设“上海教育博物馆”



孟钟捷认为,上海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缩影,多年来“海派教育”一直是上海乃至全国的骄傲,但是迄今上海还没有一家教育主题的博物馆,与处于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教育水平十分不相称。因此,建设一个能呈现上海教育历史特色和中国近现代教育全貌的、综合性的教育博物馆,集中、专业地研究、展示、交流上海教育发展史和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对促进上海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和城市精神塑造,十分重要而迫切。(查看全文)


市人大代表文德镛:

进一步落实多元化支付实施细则



文德镛指出,目前,医保依然是老百姓看病用药的主要保障,但医保的总原则是“保基本”,对高价值创新药械市场回报需求尚不能完全满足,只能依靠商业保险来补充。但商业保险又因为整体规模较小,仍然不能对创新药械形成有效覆盖。他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数据开放力度,依托医保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商业保险)等平台,实现商业保险数据与基本医保数据的互通和共享,帮助商业保险公司设计出更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保险产品,提升商业保险的市场份额。此外,从政府端引导商业保险行业优化制度体系,制定既符合国情,又具有专业性的行业标准和使用规范,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有效嵌入保险平台,提升商业保险的普及率,推动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尽快完善。(查看全文)


市人大代表马炜:

给上海二手房交易客户信息“加把锁”



马炜在调研中发现,在二手房交易操作过程中,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下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客户信息安全形成了潜在威胁。他建议,进一步深化二手房交易客户信息保护的法规政策制定工作,从政策层面构建更为严密、细致的信息保护框架。他还建议,要优化相关流程,比如在“一网通办”增设“房屋交易信息上传”专项,由产权人个人自行上传房产证信息与身份证信息,房产中介只能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且查询信息是经过加密后的信息,不会显示个人的各项隐私信息。


市人大代表殷浩:

制定含糖量标识标准,推动低糖饮品开发与推广



殷浩指出,奶茶中普遍存在的高糖问题对公众健康,尤其是青少年和未成年人构成了潜在威胁。他建议,通过建立规范化的含糖量标识体系和强化公众健康意识,逐步推动健康饮食文化的形成。比如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制定统一的含糖饮品标识标准,明确“全糖”“少糖”“半糖”等选项的具体含义及对应糖分含量。要求奶茶店在菜单、包装及广告中明确标示每杯饮品的糖分含量(以克为单位)及占每日推荐摄入量的百分比。建立分级标识系统,例如采用颜色或符号标识糖分含量,以便消费者快速识别。殷浩还鼓励商家研发低糖、无糖饮品,通过税收减免或专项扶持政策为低糖产品提供支持。引导消费者优先选择低糖饮品,推出“健康推荐”标识并提供相应优惠。


文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范彦萍

图片、视频: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范彦萍

编辑:魏文娟

审稿:王东

往期精彩


上海电视台深夜竟播起这个!网友:“简直不敢相信”

早·知道 | 海面出现大型不明生物!上海相关部门紧急处置,竟是它→

他们都在放大招,青年们看过来→

青年报
服务大都市最活跃的人群,江湖人送外号“青春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