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梯误区
用身体或过于细的物体挡电梯门
首先来看一个案例:一个贪玩的小孩拿着雨伞试探电梯门,但电梯门突然关闭,雨伞被门夹到了天花板上。幸好最后电梯停了下来,并没有发生其他事故。
原因分析
触板式电梯门,接触到物体和人的身体,电梯门会弹开;
光幕式电梯门,通过红外线检测物体,感应到了电梯门会弹开;
触板和光幕式二合一电梯门,有2种方式可以让电梯门弹开。
这3种电梯门的上下10厘米和正中2厘米,尤其是门的最下端位置,都是无法感应到过于细的物体的。
当乘客使用小于2厘米的物体挡电梯门,比如小孩的手指、绳子、裙摆、荧光棒等,很可能会被夹。
正确做法
乘梯误区
倚靠或撞击电梯门
在等电梯的时候,您有倚靠电梯门的习惯吗?在此提醒,这种行为暗藏安全隐患,而撞击电梯门更是相当危险的动作!在电梯未到达时撞击电梯门,可能会发生如下情况↓
原因分析
对于一般的轿厢电梯来说,电梯有两道门,分别是设置在每层楼进入电梯前的层门(也叫厅门)和轿厢门(电梯自带的门)。电梯轿厢在电梯井道内上下运行,只有当电梯轿厢运行到当前楼层,两扇门同时打开、关上,才能安全坐电梯。
当电梯轿厢未到达当前楼层时,层门内是电梯井道,如果用力去顶撞层门,就可能导致坠入井道内。
同样,如果电梯没停稳时,就撞电梯层门、扒电梯轿厢门,也存在发生事故的风险。
正确做法
一定要在电梯停稳确认无误后才能上,不要倚靠、撞击电梯门。电梯故障停运后,不要扒电梯门。
当被困在电梯里时,可以长按电梯里的紧急呼叫按钮进行求救,也可以用手机拨打电梯内张贴的救援电话。
乘梯误区
用手触摸电梯门
很多人乘坐电梯时,都不会注意到电梯和门柱之间的缝隙,这是较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
曾有一位奶奶带孩子坐电梯,孩子的手放在了电梯门上,随着电梯门打开,孩子的手跟着被夹到了电梯和门柱的夹缝中。
原因分析
电梯检规规定:乘客电梯的门扇之间、门扇与门框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6mm,载货电梯不得大于10mm。但实际上,这个间隙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使用频次和时间的增加,层门滑块磨损或者外力撞击都有可能导致层门变形,门的间隙会随之增大,当间隙超过6mm未能及时调整,夹人的风险就会增大。3-6岁的孩子,手指厚度一般在5-8毫米之间,因此,电梯门扇与两侧门框的间隙,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危险的。
正确做法
乘坐垂直电梯时,不要把手放在电梯门旁,防止电梯门开启时挤伤手指。
带孩子的乘客应时刻注意孩子的手是否放在电梯门旁,同时应做好对孩子的电梯安全常识教育,教育孩子远离安全隐患。
乘梯误区
倚靠或贴近自动扶梯侧面的围裙板
自动扶梯是我们在商场逛街时经常会接触到的特种设备,有些人在乘坐自动扶梯时,会将脚贴近扶梯边缘,殊不知这样的动作容易导致脚部被卷夹。
原因分析
这是因为自动扶梯梯级与两侧围裙板之间有间隙,这也是裙子、鞋子等物品容易被夹带进入设备的地方。
电梯检规规定:自动扶梯梯级与围裙板的间隙任何一侧的水平间隙不得大于4mm,并且两侧间隙之和不得大于7mm。为了避免将细小物件甚至人的手指、脚趾等卷入造成人员伤亡,一般扶梯两侧都装有毛刷等防夹装置,提醒乘客如果碰到毛刷就需离远一点。同样,这个间隙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使用频次和时间的增加,由于围裙板受外力撞击、挤压等因素产生了变形或者位移,这个间隙可能会变大,从而增加夹伤的风险。
正确做法
上梯前,检查鞋带是否系好,衣服是否有松散的部分,避免被卷入扶梯。
乘梯时,双脚应稳站在梯级中间、黄色警示线内,保持和侧边围裙板的距离,不要将脚靠近梯级边缘,不要倚靠侧板及扶手带。
带小孩的家长要注意照顾好小孩,不要让孩子单独乘梯;乘坐扶梯时要时刻看顾好小孩,千万不要让小孩手脚离梯级边缘过近。
温馨提示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赞、点“在看”或“”的,会慢慢收不到推文。如果您想第一时间看到“今日东至”的权威信息,请将“今日东至”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 “在看”或“”按钮!
来源:深圳市场监管、广东特检、江苏市场监管等
编辑:徐陆鹏 初审:丁满莲 复审:赵传群
终审:张竹青
东至县融媒体中心媒体矩阵
如果在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