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长年巨斧劈倭寇,嘉靖年间有一场"淞沪会战"

文化   2024-11-17 20:30   贵州  

上面“王氏在线 加入王氏家族

王氏在线(公众号:wszx-4585)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王氏在线”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王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王氏宗亲交流。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王氏文化,传播王氏正能量。

提起明朝的倭寇,随着这些年相关历史书籍的普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识:早期倭寇是冒充朝贡使者来到中国,滞留在沿海抢劫的日本人,后来又有不少本地的海贼加入,明火执仗、杀人越货,在嘉靖年间“登峰造极”,而后在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民族英雄的合力痛击之下,灰飞烟灭。

上述这些认识,都没有错,但是历史的洪流都是由无数细小的浪花组成,而这些浪花往往最别致、最传奇、最动人心魄,这一期的“叙诡笔记”,我们就从明代的笔记中,发掘一些“抗倭战争的细节”。

明朝《倭寇图卷》

  惨不忍睹的“日本国情”

《涌幢小品》是明代著名的史料笔记,一共三十二卷,撰写者是天启三年曾当到内阁首辅的政治家、文学家朱国桢。《涌幢小品》是朱国桢闲居在家时写成的,他家有个六角的木亭,形像石幢,构造如穹庐,可以随意迁换地方,好似从地下涌出,本书就是在这亭子里写成的,因此得名。

《涌幢小品》是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化史的重要资料,其中第三十卷,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抗倭战争的过程,而在战争爆发的原因上,朱国桢对“日本国情”进行了一番分析。

题为“倭官倭岛”的一则笔记中,是这样描述的:“倭俗简易,寸土属王。”就是说日本那地界,有一亩三分地就敢自称为“王”,一个“王”的实际职权和辖地估计都不如大明一个村长,“倭民住屋一编,阔七尺,岁输银三钱,耕田者,粟尽入官,只得枯槁”,穷成这个样子不说,“国土安全”还一万个不省心,“其地多大风,夏秋间风发,瓦屋皆震,人立欲飞。乍寒乍暖,气候不常,其暑甚酷,一冷即挟纩。九月以后即大雪,至春止矣,大小终日围炉”,围着炉子却也没有什么好吃喝,“日食甚陋,多用汤,日只二餐”。

人活到这个份儿上,除了当贼,也确实没有什么其他的出路了,但“贼饷”也低到不忍直视,“为通倭人买为贼,每名只得八钱”。

插播一下,当时大明王朝的民生指数怎样呢?同样是《涌幢小品》,记述了一种叫“头脑酒”的东西,“凡冬月客到,以肉及杂味置大碗中,注热酒递客,名曰头脑酒,盖以辟寒风也”,估计就跟现在的羊杂汤差不多,问题是,这种“头脑酒”乃“民间用之不改”,是明朝普通百姓最基本的待客之道,就这一道肉汤,只怕羡煞岛国原住民了。

必须补充的是,朱国桢写文章非常严谨,他讲述丰臣秀吉获得织田信长信任,“丙戌年擅政,尽并六十六州”,死后其子秀赖与德川家康争权,最终失败的过程,详尽而准确,所以可以推测,《涌幢小品》对日本国情的记述是真实可信的,尽管在我们看来实在是把邻居的境况“损”得够狠。

抗倭“第一枪”是怎样打响的

《涌幢小品》里,提到日本人,有一句评价不能不引起重视:“其人轻生决死。”

我们都知道,地理气候条件对一个国家的国民性格的形成,影响极大,比如海洋型国家的国民敢于探险,具有开拓精神,而大陆型国家的国民趋于内敛,性格宽厚善良,而生活在岛国——如果这个岛国还是一个火山地震高发地段的话,其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导致国民缺乏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意识。

当宽厚善良的大明子民遇到轻生决死的倭寇,最初的情形是怎样的?

《倭变事略》是明代学者采九德撰写,记述了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七年江浙一带的抗倭斗争,由于作者亲身经历了战争,所记多出自目击耳闻,所以真实性极强,史料价值很高,其开篇为我们留下了这场战争最初的重要细节。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夏四月二日,一海船长八九丈余,泊盐邑演武场北新塘觜,约贼六十余,皆髡头鸟音,有枪刀弓矢而无火器。”有位名叫王彦忠的陆路指挥率兵百余,到船跟前问他们是谁?要来干吗?汉语和“鸟音”毕竟不通,讲了半天谁也不知道对方要干什么。倭寇弄了一小木箱,装了一封书信递了过来,上面写着:“我们都是日本人,船舵坏了,向你们借粮食,我们修好了船舵自然离开,赶紧把粮食送上来,千万不要逼我们动手,不然没你们好果子吃!”王彦忠看完,觉得这帮货简直是穷疯了,跑来跟大明正规军打劫。“时承平久,邑人相携往观,嘻然莫为虞”。一直过着太平日子的老百姓都来看热闹,完全没当回事。眼看西边的太阳就要下山了,王彦忠懒得跟无赖们纠缠,派兵上船去驱赶,谁知刚刚接近,“倭尽起立,以燕尾利镞射数军,皆立死”,老百姓吓得四散而逃!


“次日,军人胡士澄持火药数斗,奋身上船焚之,火发,贼突起,胡遂被杀。”接下来的“矮婆桥之战”更加激烈:“是日大雨泥泞,勇士茅堂手枭当先一倭,诸军咸尽力血战良久。”但是倭寇毕竟狡猾,他们以一半兵力出战,一半埋伏在草莽之中,战斗到最激烈的时候,突然出击,茅堂、舒惠、敖震等一班勇士皆战殁,明军一共死亡十八人,倭寇把他们的首级割下来,在矮婆桥上排成一列。

“此海上兵与倭交锋之始也。”

王长年巨斧劈倭寇

当政府军连连受挫的时候,民间抗倭力量却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战绩。

《倭变事略》中记述有两个倭寇的“大王”——村长,带着一群匪类进入海宁骚扰,杀害了一位姓万的将军的女婿,万将军很善良,有个和尚平时总受到他的施舍,听说这件事,勃然大怒道:“愿为公灭此贼!”原来这和尚深藏绝世的武功,惯用一把大铁棍,长约八九尺的棍子上有很多铜钱,重有三四十斤,他冲入倭寇阵中,“以铁棍击杀之,并杀勇战者十余贼。”

《涌幢小品》以饱满的文笔讲述了王长年的故事。古代管船工叫“长年”,王长年是福建人,“失其名”,从小就有胆勇。倭寇大掠沿海之时,他也被抓去做船工。船上有倭寇五十多人,被抓的无辜男女十余人。王长年“为好语媚贼”,得到倭寇首领的信任。他偷偷对被掠的百姓们说:“一旦船开到日本,咱们再想重获自由就难了,大家如果能灌醉倭寇,然后杀光他们,扬起船帆,借助风势,我来掌舵,一定可以回到祖国。”大家都听他的。当晚,倭寇喝酒,女人们主动唱歌为他们助兴,倭寇俱酩酊大醉,“长年手巨斧,余人执刀”,杀光了倭寇,控制了船只,掉头往中国方向开,其他船上的倭寇发现时,一起追来,但王长年驾船技术实在太好,很快甩掉了他们。

接下来的故事,颇有点悬疑小说的味道。

上岸前,王长年将倭寇的脑袋割下,并把这些首级的舌头剜下来,船上的难友们都很好奇,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等上了岸,官军见了他们,不问青红皂白,居然把他们都抓了起来,还把那些首级都抢了,向上面报功,说是打了个胜仗,砍下了倭寇首级,并生擒若干俘虏。将军听了十分高兴,要把王长年等人斩首,王长年连忙用家乡话辩白,说明实情,将军十分惊诧,问他有无证据,王长年说所有倭寇的首级都没有舌头,因为他们的舌头都被我割下了。将军一查,果然如此,立刻叱责了那些冒功的官军,并“用长年为裨将”。

这个故事一方面说明了王长年的智勇双全,一方面也说明,当时的官军剿倭不力,祸民有能的丑恶现实。

嘉靖年间的“淞沪会战”

当时,明朝的大部分军队装备粗陋、训练不佳,军纪又败坏到不能再败坏。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记载的发生于嘉靖癸亥年十一月的兴化府之变,倭寇装扮成官军,城中开门纳之,导致全城失守,“倭遂入据其城,逾岁方去,其惨毒不必言”。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官军在做什么呢?大将刘显带着部队守在兴化城外面,专门等着逃出来的妇女,好抢回家去淫乐,而刘显这号人居然在当时的明军系统中“在东南号为良弁”,可想而知其他官军都是些什么货色!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城市的保卫只能靠市民或百姓组织的“自卫队”了,在倭寇凶残的攻势下,守土保家的决心也能使他们屡屡创造奇迹——发生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五月初一日的“淞沪会战”,就是其中特别经典的一次战例。

当日,倭船五十余只,从吴淞口突然开到上海,展开围攻,守城的是一群由乡绅组织的民兵,殊死抵抗,“积十七日。内外援绝”。倭寇发现上海的西南一隅“地旷而僻”,做了三乘竹梯,深更半夜,趁着守城的人们都疲惫不堪时,悄悄向城头攀了上来。

恰好守城乡绅徐鸣鸾睡不着觉,突然“第六感”觉得不祥,催促一个叫唐缉的生员巡城,唐缉揉着惺忪的睡眼往城下一看,只见一片黑蚂蚁般的倭寇正顺着梯子往上爬,不禁一声惊叫,守城的城夫杨钿一跃而起,看到倭寇来袭,呐喊报警。一个快要攀上城头的倭寇拿着长枪从下往上戳死了杨钿,杨钿的尸体向城下坠去,正好砸在梯子上,不知是砸断了梯子还是跟石碾子一样往下滚,反正把快要上城的倭寇全给砸了下去。这时,“城上炮石如雨,贼不能支”,退到了一个壕沟里,恰好碰上海水涨潮,“潮决浦口堰,水高数尺”,汹涌的潮水全都灌进了壕沟里……

第二天一早,守城的民兵发现倭寇的营垒空无一人,派出人去侦察,见那壕沟里有衣裙浮出水面,“拽之,得死人”。大家一起拽,一边拽一边点验,竟有六七十人,“皆披重铠,持利器”,看其相貌,“头颅大如斗。口圆而小,色黝黑——知为真倭”,从此,受到重创的倭寇再也没有进攻过上海。

整整381年以后,倭寇的子孙们重新“披重铠,持利器”,站在吴淞口,望着眼前富饶肥沃的中华大地,垂涎三尺,妄图开始再一次的侵略和掠夺。等待他们的结局竟是如此相同:陷入壕沟,然后被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的滔天巨浪拍成齑粉!

来源:网络

点击下面王氏在线加入王氏大家庭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查看或发布更多王氏信息

王氏在线
王氏在线是一个王氏家族综合门户型网站,是为研究天下王氏渊源,弘扬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并飨诸位家门、姓氏研究人士以及爱好者。请天下王氏及有志于王氏文化研究人士踊跃参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