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的西湖,醒得很早。
10月4日早晨7时30分,记者来到南山路上的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已有观众在静静等待开馆。四五百米开外的钱祠表忠(钱王祠)码头,人声渐沸。起早的游客排成蜿蜒长队,等待登上当天第一艘“西湖环湖游览线”游船。
今年是西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第13年。每逢长假,西湖总是因为“人从众”而上热搜,今年国庆假期也不例外——10月1日至4日,西湖景区客流量达305.34万人次,同比增长56.62%。
国庆假期,在杭州西湖边,“西子义警”志愿者组成人墙维持交通秩序。拍友 里尔 摄
西湖游客纷至沓来,与21年前国庆节西湖景区免费开放息息相关。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推动下,2003年10月1日开始,西湖环湖以内所有公园全部免费,昼夜开放。推倒围墙,还湖于民,西湖景区成为全国第一个不收门票的5A级风景区。如今,西湖每年迎来超3000万人次中外游客。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馆长潘沧桑讲述了一段“西湖往事”:2002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启动后,习近平同志考察西湖并提出:“把西湖建设好,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使西湖的历史面貌得以还原,得到恢复,这是德政,也是得民心的善举。”
10月4日上午9时,杭州西湖博物馆开门迎客。“除了‘西湖天下景’主展览,不少观众是为新设的西湖新闻摄影展而来,展览展出了近百张珍贵老照片。”潘沧桑说。这些老照片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生动记录了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西湖的历史变迁、自然风光和文化赓续。
国庆期间,杭州西湖博物馆里参观的市民游人络绎不绝。记者 林云龙 摄
在一张“0001号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界桩”照片前,来自湖北的游客刘晓东驻足良久。“这不是我第一次来西湖,却是第一次知道西湖文化景观遗产范围是由1383个界桩连成的。”他告诉我们,比起跟着网红旅游攻略打卡,将西湖之行第一站放在博物馆,能够更全面地感知湖城合璧的意义。
刘晓东的话,让潘沧桑的思绪飘回到2005年——当年5月,习近平同志考察西湖博物馆建设情况,指出“建设西湖博物馆是传承西湖文化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的夙愿,具有丰富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深入研究西湖20余年,潘沧桑对此深有感触,领着我们来到“三面云山一面城”沙盘前。“游客从这里出发到其他景点,对于西湖的理解融会贯通,就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她说,西湖山水承载着大千世界,要读懂它的灵魂核心,就要深入触摸其文化脉络。这些年,西湖博物馆通过开展西湖学研究,深化、弘扬西湖文化。
百张老照片中,一个共同的意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船。泛舟湖上,几乎是每个年代游客的“必选项”。
临近中午,西湖边的码头迎来一天最热闹的时候。无论是通往小瀛洲的“上岛游”线路,还是深入湖西的“西湖环湖游览线”,每艘船都是满载出发。杭州市西湖游船有限公司经营部副经理于光海说,假期前4日上岛人数超14.2万,选择“西湖环湖游览线”的有1万余人次。
“一站6元,就像乘公交车一样方便。”电子支付后,陕西游客何欢欢带着3岁的女儿登上了“西湖环湖游览线”游船。挑选这条线路,不只是因为价格亲民,何欢欢说:“游船会经过西湖西线的‘茅乡水情’景区,听说这段区域水质特别清澈,可以欣赏到茅家埠‘水下森林’美景。”
国庆期间,西湖断桥游人如织。记者 魏志阳 摄
碧水似镜,得益于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不仅在湖西重新恢复了0.9平方公里的水域,西湖主湖区外湖年均透明度也从2001年的45厘米提高至2023年的86.9厘米。船行至茅家埠,乘客纷纷举起相机。同行的西湖水域管理处生态科技科科长杨俊揭开水底“奥秘”:“2009年开始,我们在湖西种植了30多万平方米的沉水植物,为‘水下森林’增加了水体景观层次,还能够固定底泥,释放氧气,改善水底环境,目前西湖水质已经稳定在地表Ⅲ类水。”
“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西湖景区工作14年,杨俊始终把习近平同志考察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时的谆谆教诲放在心上。如今,西湖水域管理处还用上了“云端”智慧化管理平台,每周都会给西湖出一份“体检报告”,通过长期跟踪监测,实现水质的进一步改善。
西湖之变,不止于风景。
在北山街石函路口,我们遇见了今年国庆首次亮相的“义道风景线”。50名身着荧光背心的“西子义警”志愿者手拉手,伴着跳闪的红绿灯和响亮的口哨声,在马路两端和斑马线两侧来回移动,护送来往断桥景点和石函路的游客快速通行,筑成了一道人墙。
“断桥是西湖边的‘顶流’,每到节假日这条斑马线非常繁忙,给景区交通秩序带来不少压力。”杭州“西子义警”队长周洲军说。这个国庆假期,350多名“西子义警”放弃休息,每天轮流站岗8小时疏导客流。一天下来,周洲军单是吹哨和举旗就要1200多次。“就像西湖的工作人员保护水质一样,我们保护游客的出行安全,都是为了让大家在西湖边度过一个愉快的节假日。”周洲军说。
湖城相依、人湖共生。在保护、发展和传承中,西湖之美,更是一种文化的赓续、文明的进步。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斯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