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由理生社:一场年度大考,更是一张与乐迷共创游戏的邀请函,欢迎光临【茉兰朵】年度专场!

文化   2024-12-06 18:32   北京  

感谢由理生社成员参与专访,本文中受访人:
Rushki:主创
Ivar:人声
Oris:人声


老韩:由理生社的小伙伴们,好久不见了,欢迎做客【国金推广计划】

由理生社:韩老师好!!!很高兴又来了~!好久不见!


老韩:你们这阵容是一年比一年庞大啊,现在全员多少人了,列个完整阵容名单吧,哈哈哈!

Ivar:现在人确实比较多了,想实现的东西多了吧,我算算这次这次大考参与人数吧:

主创 x 1,乐手+人声 x 6,演员 x 8;另外我们的现场工作人员:灯光与调音 x 2,现场美术与搭建 x 2,表演协助与观众引导 x 3,现场摄像与图传 x8。不算各路宣发、周边相关的伙伴,目前这次大考演绎人员15人,加工作人员差不多30人吧~

老韩:每年一次的“大考”这次是第三次了,从已经公布的设置来看确实花了相当大的心思啊,为什么会执着于给自己设计年末大考这样的形式呢?

Ivar:一方面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另一方面我个人觉得它真的像考试,就是你平时在创作,演出中的思考与经验最终能否全部体现在一张试卷上,并通过考官们的考验。大考每年会有很多新的东西。就像大家读书时一样,今年如果通过了考试,明年一定会学新的知识,也会迎来一张不同的考卷。

Rushki :如果没有大考的话,有些事情可能我们永远不会去做。通过这种一年一次的仪式,我们会去push自己做一些听起来比较疯狂的实验。同时大考会有一种“稀缺性”,很多编排、舞台设计甚至是音乐,都是为大考量身定制的,平时的演出我不会复用它们。这种“稀缺性”会让每年的年度演出更具仪式感。


老韩:在你们的现场,戏剧感和舞台表演已经是越来越重要的演出部分了,但设立专门的副舞台是不是也是第一次?关于这个舞台有什么可以先跟大家透露的?

Ivar:确实是第一次,动机还是来源于戏剧金属结合的初心。日常演出我们在主舞台会有很多戏剧桥段,但这次大考的剧本,主舞台确实已经无法承载全部表演了,所以它是应需求而产生的一个idea

关于副舞台,目前能说的就是:它本身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我们围绕主副舞台的关系,设计的表演分时分层设计。我们绝对不希望为了多个舞台而多个舞台。

Rushki :副舞台的出现能让我们在设计演出时,完全将乐队演奏与戏剧表演分开,变成金属与戏剧,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整场《茉兰朵》的演出会在这两种模式中来回无缝切换。当然,除了副舞台,我们还有第三舞台,也就是观众所在的观演区,这次我们仍然设计了演员混入人群与观众互动的设计。这次,我们希望可以让表演包围观众,将音乐赋予更多的叙事性。


老韩:从公布的四幕剧情来看,这场《茉兰朵》是用之前的作品和情节,串联出的一个新故事?还是从以前剧情和空间中延申的新场景?

Ivar:是继续讲《炽座》的故事,如果上一次大考把三部曲故事讲了30%,这次算上戏剧表演差不多60%了吧。

Rushki:算是从已有剧情的延伸,非常像一个游戏的DLC,会有一个新的,十分概念的场景。但故事的主线仍然是我们一直在创作的《炽座》。这次我们准备在场地两侧的副屏幕上放上中文字幕,这样观众就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每首歌曲究竟发生了什么了!

老韩:“精致的尸体”这个点子太棒了,征集大家的声音共同创作,想想就很期待最终的成品,目前收集的进度如何,有什么令你们非常意外或印象深刻的吗?我记得之前北京歌迷交流会结束后,你们就采集过一些乐迷的声音,不会从那时候开始“精致的尸体”就开始准备了吧

Ivar:哈哈,那没有。但是,这次绝对有受到那次的启发,从这个角度说,那次可以算是一个开始。

Rushki:目前已经收到了105条录音,许多的录音都很棒,还有的小伙伴用了不同的外语录制,很有趣。“精致的尸体”的想法是去北京前想到的。当时因为某些原因,原本的演出临时变成了乐迷见面会。我们就想做一些Workshop活跃一下见面会的气氛,让到场的乐迷录音就是其中一项活动。那次在北京的乐迷见面会上,参加了录音的乐迷听到的音乐其实就是《牛顿》的选段。在录制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都很有想法,一些需求简单的录制完全可以立刻进行,哪怕大家不知道这首作品究竟写的是什么,只要听到一小段音乐,每个人也很快就能进入状态,通过音乐和声音的色彩找到情绪。


老韩:关于26分钟新歌《牛顿》,是下一张专辑的主打曲目了吧,为什么要写牛顿呢?

Rushki:早在2021年时,我就在设计这首作品。《牛顿》可能是整个《炽座》三部曲中最核心的作品,里面包含了一些《炽座》这部作品真正想表达的东西(以某种隐晦的方式)。而艾萨克·牛顿,这位伟人本身就和由理生以及威廉·布雷克之间有许多复杂的关联。所以,我们感到很荣幸,可以在牛顿的生日当天首演这首名为《牛顿》的作品。有很多可以说,但是想先卖个关子,等下一张专辑发行后再继续这个话题也不迟!


老韩:新专辑已经提上日程了吗?有希望明年问世?

Ivar:目前歌全部有了,也进入了日程,但从制作难度预估,明年问世可能有较大难度 :D

Rushki:也许要到后年,想先多演出、多历练。


老韩:关于演出福利,周边玩偶很有意思,这是用主唱舞台原型做的?以后可以多尝试这样的周边,更新颖也更能与乐队的特点融合!

Ivar:哈哈,以后有机会多做几个乐队角色盲盒吧

Oris:还想藉此机会提提其他“福利”。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会在入口处拿到纸质赠品,人人有份。从2022年第一次专场开始,这就成了保留项目,每人都会拿到一枚信封,前年是黑色,去年是白色,今年应该会是红色,里面会装一张盖编号的纸质门票,此外还有一些别的,每年不同,不过都会和当年的演出有关,或许是一些线索,纯留作纪念也可以。这些纸片可能没什么实用价值,但的确是一份重要的纪念,大考每年一次,是乐队和各位观众们的聚会,本身每年办一次就是出于对仪式感的追求,那么散场后,可能我们希望能留点什么,装进口袋里,那种过些年能翻出来看的东西。很多东西都在电子化,我们还是希望前来的观众可以拿到点实物,即使只是几张纸片。说到这里还想到个小花絮,去年大考前大家聚在排练室一起把这些纸片装进信封,按照流水线排座次,分工劳动,有种春节前一大家子在一起包饺子的感觉。

当然了,今年也会有新周边,欢迎消费有余力的朋友支持。


老韩:今年你们的演出很多,整体跑下来感觉今年的重型音乐现场怎么样,跟之前有什么变化吗?

Ivar:我们自己最大的体感是:可能受一些大环境的影响,以及演出市场本身扩大,重型乐迷对于看现场这件事整体体验要求更高了。很多乐迷的逻辑从:

“因为这个乐队好,所以我要去这场演出”变成了“因为这场演出我的体验会很好,所以我要去享受这场演出”

第一个变化是乐迷从关注乐队变为了关注现场体验,这个体验可以是多方面,比如乐队情怀,比如乐队技术,比如主办态度,甚至演出时间。必须要有一个方面击中了我,且其他方面没有短板,我才会来这场演出。反过来说,假设一个乐队名气很大,技术很好,但我天然没有这个乐队的情结,且技术不是我体验乐队现场的重点,那我可能就不想来了。

第二个变化就是从去演出变成了去享受了演出。好不容易决定了一次现场,期望拉高了,那真到了现场,你可以超过我期望给我惊喜,有一些方面略低于我期望也可以接受,但我不接受平均体验低于我的预期。否则不管你是谁,我哪怕克制住不去喷你,但我下次一定不会再去看这个乐队,并且开始怀疑主办,甚至场地。

我个人认为这个变化的核心是越来越多的乐迷更关注自身体验,这是符合目前大环境的事实。乐队不可能满足所有观众的所有体验也是事实,但我觉得至少可以:首先尝试共情乐迷,理解他们的境遇与情绪;其次是至少在自己可以提供的良好体验上,做到足够真诚


老韩:还有什么想跟大家聊的?

Ivar:大体没啥了,想多说一句就是,关于这次大考的场地 VAS est,即使不考虑由理生社,VAS est也是我们认为上海各方面最顶尖的Livehouse之一。我们当时选择它,除了各方面硬件能支持这次表演。还有个非常个人化的小愿望:我们非常希望金属乐迷可以在这个场地好好享受一次演出。金属乐迷非常不容易,也非常可爱,他们值得享受更多更好的场地,无它,就是值得。

Rushki: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老韩:感谢接受专访,预祝大考成功,一切顺利!

由理生社:谢谢韩老师!!!2025年,1月4日,由理生社在上海VAS est恭候全国金属乐迷!

“如果你被无名的意志抛弃,
你的魂魄会立即去向苦痛的恶毒之地,

但若无名的意志宽恕了你,
你就会来到那神明的梦境中,
眼睛,也将从此——
变得更为明亮。”

𓃚  𓅄  𓃶 𓄆


就爱重金属
关注我,拒绝歌荒、演出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