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黄石港口,超1亿吨!

文摘   2025-01-14 18:37   湖北  

当你从高空俯瞰长江岸线黄石段

一定会为这样一幅

千帆竞发、通江达海的壮丽画卷

所震撼——



向西

连通陆海新通道接入“中欧”物流走廊

往南

江海联运直至粤港澳大湾区

朝东

近洋直航直抵长三角及日韩等沿海地区

向北,通达京津冀



作为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重要功能节点城市,黄石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武汉“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全面提升港口能级,以加快打造长江水铁联运重要节点作为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先手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度答卷:2024年黄石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达到10338.74万吨,创下历史新高,成功迈入中国内河亿吨大港行列。



时光走笔,汇聚成章

黄石港

已从昔日“黄石矶”长江内河小码头

蝶变成如今的亿吨国际枢纽大港

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

和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建成生产性泊位55个

正在建设万吨级泊位11个

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

通商通航


黄石新港



“港产城”融合发展焕新颜


得水独厚,依港兴市

港口是黄石经济发展的引擎

更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牵引



然而,之前,随着多年来的无序开发,黄石长江岸线不堪重负,79.37公里岸线上分布着156个码头、200个泊位,其中有106个码头、123个泊位为非法码头。这些非法码头不仅侵蚀宝贵的长江岸线资源,还对长江水系生态环境、航运安全、市场秩序等构成严重威胁,“黄金岸线”并未收获“黄金效应”。

为实现建设“亿吨大港”这一目标,我市铁腕整合港口资源,重拳整治非法码头,拆除了106个非法码头、123个泊位,投入8.6亿元开展长江岸线生态修复,有效推进长江大保护,腾退港城发展空间。

此后,黄石港岸线减少了一半,但年吞吐能力却翻了几番,港口集约能力大幅提升,港口停靠能力从3000吨到5000吨级再发展到万吨级,部分港口还能兼顾停靠2万吨级大型海轮,港口货物吞吐量从2012年的2443万吨,到2022年6855万吨,再到2024年10338.74万吨,长江岸线利用效率大大提高,长江黄石段“黄金水道”作用日益彰显。



黄石新港通江达海



为着力做好以港兴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港产城”联动发展文章,我市重新整合资源优势,编制《黄石港总体规划(2035)》,以现代化港口城市建设为主线,深入实施“一城一港一主体”战略,全力打造“亿吨大港、千亿园区”,将产业发展规划纳入港口建设的新布局中,在港区后方规划物流园区3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达到70平方公里,“一核两翼”组合港建设、“前港后园、一港双园”产业骨架的港口总体发展规划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新沿海”东向开放走前列


黄石有着2500年的航运史

1700年的开埠史

开放和包容

早已深深刻进了黄石的城市基因

大力推进黄石新港建设

打造东向开放桥头堡

是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

关键一招


2018年6月12日,新港铁路开通运营。


1月10日,当冬日的第一缕阳光从这里升起,巨轮泊岸,桥吊穿梭的黄石新港早已是一派生机勃发。黄石新港内,一个个集装箱被橙红色岸桥稳稳起吊,堆放在货场;多式联运综合站场,一列列火车装卸有序,直抵西南腹地;港口码头集控中心,“5G+工业互联网”平台远程精准地发布着一项项作业指令。



黄石新港作为黄石市

“以港兴市,建设现代港口城市”

的重要战略支撑

在开港之初

市委、市政府便跳出湖北

从全国乃至全球航运发展的站位

寻找战略合作伙伴

经过一番堪比“商战大片”的艰难谈判

几番起伏

最终“情定”深圳盐田港集团




起步即起势,一年一跨越。2014年11月27日,黄石市与深圳盐田港签订合作开发黄石新港协议,拉开了黄石“一城一港一主体”的新格局,2015年9月29日,黄石新港顺利开港,生动展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运营”的“黄石速度”,让黄石新港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脱颖而出。平地而起的大港,也让新港园区从一块无人问津的不毛之地,变成充满希望的投资热土。

港口基建、通道铺设、口岸产能奋力跑出加速度,实实在在的变化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新港园区里,晶贝渔光互补发电、中粮高新技术预混料加工、宝武钢铁精品板材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源源不断地将货物运往码头;弘盛40万吨高纯阴极铜、宝钢涂镀板、湖北优科、新兴管业四个百亿级工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壮大黄石市铜产业链、钢产业链,释放着千亿产能;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中央政府煤炭储备基地“双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综试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等开放平台能级。



黄石新港

作为长江中上游第六大港

逐步成为湖北东向开放的“桥头堡”

“亿吨大港、千亿园区、港口新城”

让黄石彻底改变其物流边缘化的地位

蜕变为国内快速发展的港口城市


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


“一单制”多式联运树标杆


黄石地处长江中游

是长江物流大通道

和京港澳物流大通道交会地带

东西互济、南北贯通

具备打造长江中游多式联运枢纽的

良好区位条件




1893年,大冶铁矿建成投产,通过运矿铁路和石灰窑江边的冶矿码头将铁矿石运回汉阳,开创了中国铁水联运的先河。

通过多年来大刀阔斧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功能完备、运力强大的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形成了:已建成“一高速一大桥一铁路和四条一级公路”组成的“两纵五横”集疏运系统,其中疏港铁路直接进入港区,率先在长江中游实现水铁无缝对接,形成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络。

2016年,“湖北省长江黄金水道黄石新港‘一港双园、港园一体、港产协同’集装箱公铁水联运示范工程”被列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培育项目;2017年,以“长江中游黄石新港‘打造一体化铁路港前站服务港产城协同发展’铁水联运示范工程”入选国家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投资18亿元建成港口物流园1018亩、铁路港前站场约200亩、铁路专用线7.72公里、多式联运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2018年,黄石多式联运地方铁路正式开通,在长江中游实现铁路进港区;2021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命名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历时4年率先在长江中游建成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水铁联运枢纽港,开辟了海进江“三峡翻坝第二通道”“港到厂”水铁无缝联运作业示范线路并被推广,对比水路或铁路单一运输,分别缩短时间15—20天,降低时间成本25%—30%。





依托黄石新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黄石大力推进大宗物资公转铁,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全力打造长江水铁联运重要节点。成功纳入“长江班列”运营体系,开创了“江海直达+长江班列(川渝)”物流新模式,进口散粮从舟山到成都经黄石“散改集”后运输时间由30天缩短至9天,组合整体运价比铁路运输降低约30%。黄石铁矿石“公改铁”一单制围绕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将原本通过公路运输的铁矿石改为铁路运输,并采用“一站托运、一次收费、相互认证、一单到底”的服务方式,实现货物“门到门”的一体化运输。



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港产城一体化加速迈进

黄石港将牢牢把握

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以海纳百川的开放气魄

扬帆破浪的奋斗姿态

向着“亿吨大港、千亿园区、港口新城”

宏伟目标奋发进取

奋力写好新征程上的新答卷





  大 事 记



■ 2016年12月18日,黄石新港口岸正式开关,黄石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正式开港。

 2016年,黄石积极响应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号召,推动多式联运发展,黄石新港多式联运项目2017年被列为国家第二批示范工程。
 2017年4月18日,大冶湖特大桥初步贯通。5月26日,棋盘洲大桥进入主桥施工,棋盘洲港区一期陆域形成工程通过验收,这些工程的加快建设标志着黄石全力推进全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2017年7月1日,山南铁路新港支线全线贯通, 意味着黄石新港实现铁公水无缝衔接的物流模式,成为湖北省境内多式联运效率最高的港口之一。
 2017年8月,开通至韩国釜山港的近洋外轮直航航线、至上海外高桥长江内支线航线、至上海洋山港的江海直达航线。
 2018年,率先实现铁路进港并开通到川渝、河南、新疆等地的铁路班列,通江达海效率逐步提高,逐步由节点向枢纽转型。
 2020年9月,成立多式联运一体化运营平台公司,有效整合港口和地方铁路资源,对外提供“货运一单制、信息一网通、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体化运营服务;同年12月,开通黄石新港—西塞山电厂“港到门”铁路短途班列,实现了铁水无缝衔接。
 2021年9月,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
 2021年10月,携手舟山港开通黄石—舟山江海联运暨水铁联运全国首制服务长江中游江海直达航线,开启了江海联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3年8月,武汉新城至黄石新港快速通道(下陆区至新港园区段)开建;同月,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
 2023年10月,舟山—黄石“江海直达+多式联运”粮食航线成功复航。开辟了“江海直达+多式联运”物流新模式;同月,鄂州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2024年8月,武黄集装箱城际航线开通。
 2024年12月,黄石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
来源:黄石发布

投资黄石
黄石市招商服务中心,将统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履行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协调、考核、督办等职责。该中心成立,既是推进我市先进制造之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启我市产业招商工作新征程的重要标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