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成为你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企业   2024-12-12 16:42   辽宁  


1928年初秋,伍尔夫受邀,前往剑桥大学做演讲。身为知识女性,她痛批传统偏见,呼吁女性独立。
当时,她的发声无异于一枚炸雷,不仅引爆了舆论,还为她引来无数谩骂。面对汹涌的恶意,伍尔夫却毫不胆怯。
次年,她将演讲内容整合成《女性与小说》一文发表,后在其基础上集结为《一间自己的房间》。
时过境迁,伍尔夫的很多观点,依然散发着独立、自由且智慧的光芒,激励着无数女性觉醒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01
一个女人如果打算写小说的话,那她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写小说”可以理解为女人各自不同的理想,而书中的“500磅”指的是我们起码要衣食无忧。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养活不起,别谈觉醒了,可能连最起码的尊严和体面都是妄想。
伍尔夫在父母离世后,也有过一段清苦的日子。
她四处打工,做家庭教师,当育儿保姆,去报社当打字员……
往往是一天忙下来,累得倒头就睡,完全没心力再去搞创作。
直到几年后,她有了一定积蓄之后,才去心无旁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她在书里感慨:
“心智的自由,仰仗于物质基础,没了经济来源,女性将永远处于被支配的命运。”
生活中,即便无人可依,我们仍可以靠自己去创造价值斩获财富。
就像书里伍尔夫给女孩们的建议:
你可以投身实业、开办工厂、可以学习证券知识,也可以从事人类学、物理学、进行艺术创造……
只要下定决心,将赚钱作为人生大事,我们完全可以活出自己最喜欢的样子。
不谈钱的觉醒,无异于痴人说梦,经济上不独立,灵魂就更受禁锢。
只有先实现“财务自由”,才可能抵达“精神自由”。

02
总有人告诉你,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而那恰恰是我们该去抗争,去克服的。女人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你自己。

当一个女孩逐渐长大,到了一定年纪,适配到一位男子,与其组建了家庭,成为妻子,再成了母亲,后来成了祖母。
当她成为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她的自我就开始缩小,小到甚而没有自我。
女性的自我价值来自哪里?
可能是丈夫的认同,“你是个不错的妻子”,孩子的认同“你是个好妈妈”,在这个家庭中,被需要,被认同,意味着拥有一份自我价值,安全感和归属感。
但如果自身价值仅仅是依靠外界的认同和评判,那在不被外界认可时,又该如何自处呢?
看到过一些女性在遭受背叛,或对孩子的教育无望时,似乎整个精神世界崩塌,生活瞬间失去了重心。
千百年来,母爱被标榜,被赞颂,或也被批判,被质疑,可女性并不需要靠一些标签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或者被动去做一些自己内在并不愿意之事。
没有自我,有时候无异于画地为牢。
你是女儿,是妻子,是儿媳,是妈妈,但更是你自己。
这一生,成为谁都不稀罕,重要的是成为自己。

03

人不应是插在花瓶里供人欣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
命运不是被安排的,每个人都应该恣意地生长,热烈地绽放。
“说什么人生在世安于平淡就好,欺人之谈!是人,就是要有动静的。没有就去搞出来。 ”
如果想改变现在的生活,甘于现状的心态,或许才是改变发生的最大阻力。
人一旦向命运诚服了,想要翻身就难了。
每个人都是自己选择并造就了自己的命运,而每一种不喜欢的生活,都有自己不愿意去尝试改变而留下的暗影。
当人对前路畏惧或方向不够清晰时,通常会拖延、懒散、懈怠,在这样的状态中,能量也在慢慢流失。 
而人一旦真正行动起来,生命才可能真正迸发出张力。
克服内在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恐惧。
柯尔律治说,伟大的心灵皆是雌雄同体。
伍尔夫或许具备这一特点,她理性、客观,也冷静、克制,她为女性发声,但并不抬高谁,贬低谁,她可以共情女性的处境,但也看到女性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要我们认真分析当下,看清现实的影响力。
不仅仅是针对女性进行文学创作,是任何事情,女性是否有独立意志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
她说,磨炼得极其精妙的心灵,其标志之一便是思考的时候不会特别偏重某一性别,也不会以孤立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伟大的诗人永远不会死,他们永存不朽,只要有机会,便会化作血肉之躯,行走在你我之间。”
生命是一场浩荡的灵性之旅,要有突破禁锢的力道与勇气,更要有成为自己的觉悟与行动。
找到《一间自己的房间》,向内求集聚力量,向外走去拼去闯。
点击图书封面查看详情,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点击上图查看图书详情

价格:¥33.90 ¥39.80


北方图书城各门店有售



—— end ——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门店信息)

更多内容想读

北方图书城新店开业!

北方图书城,新媒体矩阵


抖音/快手请搜索@北方图书城


北方图书城
文化图书资讯。活动组织宣传,签售活动,促销信息发布。@北方图书城 新浪微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