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文化   2024-10-08 15:15   北京  



《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以讲故事的形式,通俗易懂地呈现了西方赛马进入近代中国的历史,讲述了洋人、华人骑手、清帮、女性等如何参与其事,探究在日常生活中文化输出的巨大影响。



小  引


犹记20年前初入“中央研究院”工作不久,一日中午,与同事在院区内散步,享受南港难得的阳光,迎面林富士老师带着一群助理过来。各自打过招呼后,林老师突然对我说:“你的赛马研究很有意思,学术性的专书完成后,可以顺便替三民书局写一本通俗性的书。”当时我的研究才刚起步,没想太多,对于老师的建议,自然只能唯唯应诺而已。


时光飞逝,赛马研究花的时间比预期的长了许多,直到2019年12月才终于完成学术性的专书,而且所论者已不仅限于赛马,还包括了跑狗与回力球。没想到,三民书局对拙作甚感兴趣,通过同事转来邀约,希望我能将其改写成一本适合一般读者阅读的书。经与编辑反复讨论,最后决定撷取专书的前四章,外加之前发表过的两篇学术文章为底,重新改写。2024年4月顺利出版,书名《礼帽与彩票:上海滩的赛马与社会风貌》。现又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青睐,出版简体字版,为求更贴近读者,书名更为《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这本书可以说是专为喜爱历史的读者而写,主要介绍英式赛马在中国的发展,同时观察中西文化汇聚下形成的冲击和影响。这本书虽然完成了,但可惜林老师已于2021年6月仙逝,令人不禁唏嘘。


回顾研究的过程,我经常发现一些与人或动物有关的故事,却难以放入学术论文;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也常有许多好玩的细节,因不符合理论架构而被迫割舍。现在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将这些看似枝微末节,却充满血肉与情感的内容,用一种无须考虑论理的方式娓娓道来。不过我终究是一个学院型的学者,习惯有多少证据说多少话,文字上难免拘泥保守,叙述上也无法真正任凭想象。尽管如此,读者如果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感兴趣,本书应该能够提供一个中国近代史的新视角,以雅俗共赏的方式,让读者有所收获。


生长在南方的人,恐怕与马、驴、骡子这类大型动物距离遥远,一般人也很可能从未接触过马。我自己便是在2018年随外子至蒙古参访时,才有机会真正坐上马背。短短十余分钟,我大部分时间都忐忑不安,深恐一个坐不稳跌下去,没想到后来真的跌下去了。下马时,我因不知马镫只要踏一半,结果一只脚落地,另一只脚还卡在镫上下不来,马一往前走,人便硬生生地跌坐在地上。一旁的同伴大惊,拉马的蒙古小男孩却一头雾水,怎么也不明白为何会发生这种事。这便是我与蒙古马的第一次接触。


虽然我们对马感到陌生,但赛马在全球近代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与英帝国、殖民、阶级、现代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点在香港尤其明显。香港回归前夕,人心浮动,邓小平以一句“马照跑、舞照跳”展现了维持香港生活方式50年不变的决心。为何“马照跑”可以作为一种保证,为何这句话从邓小平口中说出,比其他人(如英国国王查尔斯或美国总统拜登)更具意义?答案便在这本书里。欢迎大家备上一壶茶或一杯咖啡,然后放松心情,慢慢读下去。



启微
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张宁 著
2024年10月出版/70.00元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228-3952-3


作者简介
张宁,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化交流史,著有《异国事物的转译:近代上海的跑马、跑狗和回力球赛》。


目录


小引/1

第一章 从西洋到东洋/7
传统华北的跑马/9
英式赛马的引入/13
跑马场的三次迁徙/19
洋行斗富/26
蒙古马当家/32

第二章 黄皮肤的马主/41
万国体育会/43
江湾开赛与华人骑师/51
分而治之/61
宣武门与牡丹春/67

第三章 上海青帮与他们的马/75
远东公共运动场/78
赛马民主化/83
百万大香宾/85
金尊赛/91
白相人/96

第四章 运动场乎?赌场乎?/107
看跑马/110
买马票/117
马票的负面消息/124
场外下注/126
香宾故事/132
香宾滑落/135
马票纠纷/141
买十送一/144

第五章 上海仕女与蒙古马/147
看与被看/150
跳浜越涧/159
女性马主/170
小立达尔夫人/178

第六章 从跑马厅到人民广场/185
上海竞马俱乐部/188
恢复赛马?/192
交涉购回?/199
建构跑马厅史/202
收回跑马厅/205

尾声/213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历史学好书

编辑:周畅

审校:宋荣欣 李丽丽

转载自:鸣沙

海报设计:社科文献设计中心

策划:张优

手绘:路静

文案:胡百涛

社科文献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