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医生明说不要中成药,能省八成钱”

科技   2025-01-13 21:37   北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叔写故事,作者:小林,题图来自:AI生成

最近是流感流行季,很多孩子去医院看病买药。

这时候一张图火了。

药单里,作为西药的头孢与布洛芬混悬液,加起来还不到20块钱,而作为中成药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清肺口服液,加起来竟然要500块钱。

这张图并不新鲜,因为一年前就有人这么爆料过。

而里面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更是因为贵,被誉为感冒药里的爱马仕。

如果只是针对一个病,开出相应高价的中成药也可以理解。

可后来狂开中成药的手法层出不穷。

失眠了,吃点中成药,一吃就吃800多。

开出头孢这类西药后,还搭配一剂中药注射液。

去牙科洗牙,都要被配一个蒲地蓝。

有人不在乎药价,有人则对此反应敏锐。

去普内科,配了三种药,中成药占到药费的85%多。

有网友皮下神经受伤无知觉,配了13.5元的西药后,搭上一个104.4元的中成药,中成药占药费的89%。

有网友耳鸣去配药,中成药更是占到药费的95%。

怎么高价刺客怎么来。

你买中成药,不花个150,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但这些都不是费用占比的上限。

有网友肩膀疼了,被配了250元的中成药和五毛钱的止痛片,中成药占到药费的99.8%。

结果因为没吃便宜的止痛片而迟迟不能止痛。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去医院,医生会给你开两种药。

一种你看不懂名字的是有用的药,价格很便宜。

还有一种你看得懂是干嘛的,基本是中成药,价格比较贵,效果只能说聊胜于无。

就像这类长图暴露的买药这事上的“爱马仕”配货机制。

问题是我们好像无法拒绝。

  • 病好得慢就怪西药?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问是不是资本在围剿中医药。

一名上海网友怒斥,他发现一医院配的药品里,有效的西药只要付15元,而无效的中成药要花60多元。

好在他妈妈听话,只吃西药。

底下网友纷纷夸他有一位好母亲,因为他们的老妈老爸只会拿中成药当宝,病好得慢怪西药,病好得快就夸中成药。

但大家说起来如此激动,还因为:

  • 中成药容易吃过量

网友爆料,你感冒了,吃三天某中成药和布洛芬,是可能吃出急性肝衰竭的。

乱吃药导致肝损伤的事,在感冒上屡见不鲜。

因为市面上几乎所有西药感冒药的退烧成分都是对乙酰氨基酚:

一个人感冒时头痛、发热、鼻塞、咽痛了,这时候他可能会吃维C银翘片,觉得效果不好,又用了不同名字的感冒安片,还是不行,再用西药对乙酰氨基酚片。

而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超标,是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

  • 还有哪些吃药过量问题?

降血糖时,也可能导致服用格列本脲过量,造成低血糖、休克等。

降血压时,也可能服用含氢氯噻嗪过量,诱发痛风。

舒缓肠胃时,也可能服用碳酸氢钠过量,造成胃穿孔、碱中毒等危险。

“过量”、“过量”、“过量”……“轻则……重则……”

本就“是药三分毒”,过量则是“毒上加毒”,服用了添加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的患者可能早已深处健康的陷阱。

除了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不合理的现象外,几种中成药同时使用、单个中成药超剂量使用、不按照病症的辨证论治进行用药等不合理现象都在让中成药成为健康的众矢之的。

  • 治愈时间问题

一种传统解释是,中成药和中药药效起得慢,所以副作用肯定小。

首先,感冒通常在7至10天内可以自愈。

其次,药效起得慢,不代表副作用就小。而且大家看病吃药不就想着见效快嘛。

  • 中成药贵在纯天然吗?

这时候有人说中成药价格高是因为中草药成本高,绿色纯天然所以贵。

其实西药从研发到生产整个成本也贵。

但关键还在于,衡量药价的一个重要标准应该是治什么病,治得怎么样。

你可以说做个神药,里面有五百年的鹿茸、一千年的人参、上千年的天山雪莲、上万年的灵芝,但没有疗效,那就是一个安慰剂。

这时候还卖那么贵的话,就算不上物有所值了。

毕竟另一边很多西药真便宜啊。

  • 中成药的药效和副作用易懂吗?

几年前,谷雨与新浪微热点做过3500种中西药品说明书对比。

而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写得相对含糊,西药写得相对精确。

而且中成药名称一提炼,甚至能组成“精灵宝可梦”。

你就说接不接地气吧。

也让中药说人话成为一个梗。

这时候很多人会说中成药和中药都需要提前有所了解,自己多少得懂一点。

  • 那掌控中成药的学习成本有多高?

那就需要了解成千上万种常用药的药效,懂得怎么吃、吃多少,还要掌握不良反应,更高阶一点还要区分不同厂家做出的同一款药的效果……

这么一来,普通人都能当医师了吧?

  • 如何让药效和不良反应更清晰?

很多医生就建议写得越明确越浅显越好:

所有现代化学药物必须有清楚的剂量,以及注意事项,副作用医生和药房在给患者此类药物时,必须说明里面的复方成分……

建议会不会被吸纳,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但最近一篇论文火加速了这讨论。

  • 未来中成药会大规模进行双盲实验吗?

这篇论文叫:“传统中药中风醒脑方治疗急性脑出血: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双盲临床研究”。

论文发表于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里面通过大规模、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临床试验表明:

传统中药复方“中风醒脑方”对中度至重度脑出血患者的功能恢复、生存期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与安慰剂并无差别。

其实一款药没什么作用,不代表相关的中成药绝对没用,对中药做严谨的研究,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对中医药的推动。

而作为患者,可以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自己的一套治疗方法,自由选择嘛。

只是有一个蹊跷的现象不得不注意:

老人得大病住院了,看医药费结算单里,没多少中成药。

一般情况下,医生还是会基于KPI等原因,开中成药。

这时候怎么拒绝昂贵的中成药呢。

一种是拿医生的单子,但不去医院大厅付费配药,而是选择其中有效的几个药自己网购。

但问题还是普通人需要了解太多医学知识。(而且有些医院在开单子时就要付费了)

所以很多人青睐这样的方式。

你说你不要,他说这个有用,这时候你要说自己对中成药过敏。

甚至强调全家过敏。

反正医生也不学这些,他不确定你是不是真的对相关中成药过敏,保险起见就不开给你了。

对他的KPI来说,少给一两个人开,也不影响什么。

皆大欢喜了。

最后,希望门诊比烧烤店还火的现象能少一些。

毕竟生病从各种方面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叔写故事,作者:小林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