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根本不敢打开抖音
那些短视频,刷着刷着就要哭了~
有这种赶大集,买年货的
龙
行
大
运
来源:央视新闻
啥也阻挡不了回家过年的决心!
龙
行
大
运
给家人送惊喜的
看到真的会哭死啊啊啊啊啊
龙
行
大
运
万
事
兴
龙
今年我们又不能回家过年了
很多粉丝妈妈应该都跟我们一样
要留在新加坡陪孩子
SPRING FESTIVAL
一起来看看
在新生活的我们的故事......
“家里下大雪了”
看到这么多雪景的照片,就想起小时候过年,老家总会积起很厚的大雪,老爸就会带着我堆一个大大的雪人。全家人都要聚到奶奶家的院子里,杀鸡、炸丸子、炸焦叶、做年馍、包饺子,仿佛用上一整年的勤快,准备好多正月里都吃不完的美食,才算是过了一个好年。
后来年纪慢慢长大,老家的冬天都开始不下雪了,过年也变成全家去饭店吃团圆饭了。和我同辈的兄弟姐妹们都渐渐长大,离开老家去上学、工作,过年回家都变成了一种“奢侈”。
特别是来了新加坡之后,孩子春节期间没有假期,我们已经好些年没有回老家过过年了。在赤道长大的孩子,看到“下雪的照片”都成了西洋景,也不知道他们长大之后,对过年的回忆会不会变成“看不完的舞狮”和“永远没有雪的夏天”......
转眼间,十年没回去了
来新加坡的第十年,发现自己原来已经10年没有在家过年了......
一转眼我也步入中年,还很怀念以前小时候,每逢过年,爷爷奶奶都会给我们准备很多烟花爆竹,12点的守岁放一枚炮仗,寓意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行大运”,这些年也只能在新加坡带娃玩个仙女棒,还有附近公园踏踏青!
以前过年,都是亲戚朋友齐聚一堂,感受四代同堂的烟火气,围村盆菜那种全村聚餐,估计我们哒孩子都没有见识过它的隆重;在新加坡只能一家人在家围炉吃火锅,偶尔来个盆菜,可能还吃不完,因为人太少了......
过去十年,我和家人聚聚散散,往后十年,只求大家平安喜乐。彼此更珍惜大家相处的时光......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都愿你们平安健康,也祝海外游子们新年快乐!
“都去哈尔滨了,除了我”
我的尔滨火了,感觉全中国的人都奔那去了,这泼天的富贵竟没有我的一份助力~
来源:cctv13
冻梨摆盘,春饼小吃,铺上了地毯的中央大街......我都好想去感受一下啊。
我身上的陈年老皴,已经7年没有搓了,好想回去澡堂子洗大澡啊~
我回家要飞行11个小时+;
温差60度;
跨越了两个季节,从夏到冬;
湿润到干燥......
即便如此,还是想回家过年,看着某音里刷屏的家乡,想回家的情绪达到了顶峰。
羡慕那些南方小土豆!
不回国,也要拥有仪式感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之后,我们就没法回国过年了。于是接下来的每一年春节,都成了无比思念家人的日子。
但是我们小家的春节总是要过好的,为了让孩子长大以后回想起来不至于对过年没有什么感觉,我们还是尽量过得有仪式感。
布置家里、购买年货和年花,一样都没落下。
不会做年夜饭,那就出去吃;
呆在家里没意思,那就去酒店过年。
总的来说,在新加坡过年还是挺热闹的,只是少了走亲访友的环节,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希望这个遗憾等以后可以弥补吧。
出岛过年去啦
娃读的国际学校,过年请了舞龙舞狮队去学校表演,学校还鼓励孩子们那天穿中式衣服,整个学校有浓浓的春节气息~
但这还是不过瘾呀,过年孩子上学回不去,我们就决定每年有机会就出国旅行庆祝。
吉隆坡机场到达大厅、酒店大堂、唐人街、商场、双子塔、马六甲到处都是春节的装饰,感觉过年的气氛比家乡还浓郁。
排队4小时,回家过年!
我们基本不会在一个地方太久,因为单身的人都可以拿红包,当然要趁着年轻赶紧多去拜年多拿红包比较划得来呀!哈哈哈哈~
回了家,我才是被爱的孩子
爸妈还好,主要想我外婆
来了新加坡多久了,我就有多久没有回国过年了。
原本,我的外公外婆身体就不好,一直是卧床的状态,这几年情况越发不好了。外婆已经神志不清,甚至大小便失禁了。
她每次换衣服,都要全家出动,我妈和我舅抬着手臂,我姐抬着腰,还得有个人换。
老太太都不认识人了,有时候甚至连爸妈都不认识。可是,她跟我视频的时候,有几次还认出了我。
心理挺难受的,多想回家,帮外婆亲手换衣服啊.......
这些故事中,有你的新年吗?写完这一篇,辣妈编辑部也要去吃年夜饭了。
虽然不能和家人相聚,但是在新加坡,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新的朋友圈,开启不同的人生旅途。
到了三十而立,其实慢慢地就知道幸福是相对的,失去和得到相伴。
到了四十岁、五十岁,就开始理解自己的父母,与这个世界和解。
如果去问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会告诉你,生命真的没有那么长,你要好好地珍惜。
我们还是要相信,生活中依然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比如美食、美景;孩子快乐的成长,父母依旧健康。我们还是要相信有一些好东西,有一些好运气,就在等待着和我们相遇。
新的一年一定会更好吗?我也不知道。但是没有什么可害怕的,都要勇敢地去面对。
往前看!别回头!
点个
在看
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