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电商—曾经的“香饽饽”为啥现在疲态尽显?

职场   2025-02-08 16:31   河南  

在当今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销售渠道的拓展与优化成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电商,曾是出货和销售额高的代名词,然而随着流量时代跑马圈地的竞争结束,其疲态尽显。


昨天在与一种企朋友交流时发现,最两年,玉米种子电商销售这一曾经的香饽饽似乎正在转向不瘟不火我们均认为,这一变化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行业供需失衡、信任危机、服务短板及市场竞争加剧的综合结果。具体原因可归纳如下:


供需失衡加剧供大于求与库存积压,企业转向线下渠道抢占市场。2023年全国玉米种子供需比167%2024年全国玉米种子供需比达175%,供过于求态势显著,库存积压严重。企业为快速去库存,纷纷提前启动线下销售,通过进村促销、直接对接农户等方式抢占市场,导致线上渠道被分流。供大于求背景下,种子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部分企业甚至陷入恶性价格竞争,线下购买价格低于线上,电商线上渠道因运营成本较高难以维持价格优势,吸引力下降。


假冒伪劣种子与信任危机线上假种泛滥,部分不法商贩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陈种、套牌种或劣质种子,农民购买后出现减产甚至绝收问题,严重损害线上渠道信誉,特别是出现种子质量问题维权困难,挫伤线上购买积极性。例如黄淮南片2023年小麦销售季,**28线上销售非常火爆,许多农户未曾见过该品种就加入抢购队伍,2024年品种缺点显现出来,与大部分抢购心理落差大,投诉无门,对线上购种失去信心,到2024年秋季小麦种子销售季,该品种线上店铺已“人去楼空”。


退货率高企2024年黄淮海等区域玉米种子线上退货率普遍超过30%,部分企业退货量与原销量持平,进一步打击了线上销售的可持续性。


线下服务与农户需求升级随着土地流转加速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崛起,农户对种子配套的栽培技术、售后服务要求提高。线下渠道可通过农技人员现场指导、田间示范等方式提供更直接的支持,而线上平台难以满足此类需求;尤其在中老年农户群体中,传统眼见为实的购种观念根深蒂固,对线上交易的信任度较低,更倾向于通过熟人推荐或实体店购买。


市场竞争与渠道碎片化种子企业为应对激烈竞争,将销售网络细化至乡镇甚至村级,通过代理商或直接对接零售商抢占终端市场。渠道下沉这种碎片化策略削弱了线上平台的集中流量优势。


品种同质化严重近年来玉米新品种审定数量井喷,同质化现象突出,线上平台难以通过差异化竞争吸引用户,因信息过载反而导致种植户选择困难,他们会直接通过线下农资店购买所需品种。


粮食价格低迷2024年玉米价格低迷,农户收益缩水,购种预算收紧,对价格敏感度提高。部分农户转向低价种子或减少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压缩线上市场空间。


建议:线上购种农户,首先要甄别种子企业资质,其次还需要鉴别品种推广区域是否包含所在生态区,索要购种凭证;种业企业可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模式,在推广优良品种同时,提升服务能力,整合农技资源,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精准营销定位,针对年轻农户或新型经营主体,推广抗逆性强的稳产品种

为你推荐






种业商务网:一览种业,我能!
微信置顶功能开通了,感谢您置顶本公众号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种业商务网
传播种业科技 服务现代农业
 最新文章